9月8日,中國電訊巨頭華為公布兩款手機預訂,”華為王炸”一度衝上微博熱搜。雖然有網民對此歡欣鼓舞,但在《亞洲很想聊》節目中,專家對於華為手機可能觸發的侵權問題表示擔憂。
繼Mate60 Pro後,華為官網周五宣布推出一款摺疊手機MateX5,以及標榜搭載「雙衛星通信」的Mate60Pro+,並開啟預訂。「華為王炸」相關消息在微博吸引逾2億閱讀量。有人稱,「國產手機高端市場要開始洗牌了。」還有人留言,「看到了吧,什麼叫真·對標蘋果,什麼叫真·高端站穩。」中國的社交媒體和輿論還出現華為被瘋搶的話題。
Mate60 Pro用不到一天就發燙
台灣半導體專家、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在《亞洲很想聊》節目中,分享了朋友購買使用華為手機的第一手經驗:「跑了一天發燙,散熱板之大,不知何時會當機。」
「華為搭載衛星電話功能,此時此刻不見得對5G環境很好,華為有宣示意味,因為未來6G衛星電話是重要功能,華為此功能會得到美國高度關注。」他說。
中國DUV土法煉「芯」宛如粗筆畫工筆畫
研調機構 TechInsights 拆解Mate 60 Pro 發現,華為的麒麟9000S處理器是由中芯國際打造的7納米芯片。特別的是,在中國國內大書特書華為突破芯片封鎖之際,華為官網並未如其他系列,在參數上標明使用的芯片規格。
受限於美國芯片禁令,中芯無法取得打造先進制程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如何以現有深紫外光(DUV)機台製造出7納米芯片?科技公司執行長林宜敬在節目中以工筆畫比喻,DUV是波長較長的紫外光,是較粗的筆;而EUV是波長較短的紫外光,是較細的筆。中芯拿較粗的筆,與台積電用較細的筆畫工筆畫,困難度有所差別,的確是一項突破。然而,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
林宜敬:「工序多、缺陷機會就大,它的良率約僅2-5成,同樣的產品台積電良率幾乎為百分之百。算起來,中芯的成本是台積電的兩倍到五倍。」
華為新機7納米芯片推手梁孟松 是起點也是終點
楊瑞臨表示,華為突破封鎖關鍵人物就是中芯國際執行長梁孟松,他曾擔任台積電資深研髮長。2020年12月,中芯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只能停留在14納米製程。梁孟松目標定得明確,一聲令下,包括中芯內部團隊,上游供應鏈設備商、材料商,以及下游的華為全員動起來。
楊瑞臨解釋,從14納米到7納米過程,就像2000cc馬力的車,要拼到3000cc馬力,還能每小時開到300公里,這其實有很多風險:「中國這一次那麼high,確實經過2年半,可以拿14納米設備做到類似7納米設備才能做到的芯片很不容易。」不過,他也斷言,「7納米是中國製程發展的終點,不會再往前了。」
「在自由市場是沒有競爭力。」楊瑞臨預測,華為新機只能大內宣,不可能外銷。在芯片製程工藝上的布局方面,台積電在專利申請傲視群雄,中芯國際連前10名都排不上:「華為就在中國賣,只要有這顆芯片,敢外銷就等着被告。中國一直沒有正視尊重智慧財產權問題。」
美國禁令不會停止?
華為突破芯片禁令,引起美國高度警覺。美國商務部日前聲明表示已展開調查,正評估並適時更新管制措施,會毫不猶豫地採取適當行動保護國家安全。
去年10月起,美國政府陸續對中國祭出新的半導體禁令。當時,楊瑞臨就曾經預言「美國的禁令還沒有結束。」他說,中國現在嘗試以其他技術彎道超車,確實出現漏網之魚。美國在量子科技以及異質整合先進封裝(透過異質整合封裝技術,可在更小的空間內整合多種芯片,以達到更佳的效能與整合度)兩領域繼續加以管制。
楊瑞臨進一步解釋,量子電腦不需要先進制程,目前40納米-65納米芯片即能滿足需求。在成熟製程方面,中國完全可以自主:「量子電腦發展的兩個集團,一是華為,第二是阿里巴巴。」
他說道,如果中國跟隨全世界的自由市場機制,只應用在民生消費品給中國民眾,當然不會引起各國疑慮。但如果拿自由世界發展的科技,轉而偷偷摸摸發展軍工,國際上肯定會特別關注。
對於美方展開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制裁、遏制、打壓阻止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決心和能力。
美中二次冷戰再起?
林宜敬指出,在上世紀的冷戰中,蘇聯並非因為軍事失敗,而是經濟失敗,科技產業失敗不具競爭力。因為,在共產主義思維里,科技進步來自於政府主導。然而,美歐政府主張,科技發展來自於自由的競爭,這也是硅谷能創造出許多新科技的原因。現今中國則是一路由政府主導補貼、抄襲,這已危害到美國對於自由經濟的信念。
「政府只能主導大規模的抄襲模仿,沒辦法主導創新。」他繼續說道, 「美國現在對於任何事情都非常懷疑,中國是不是利用政府大量補助抄襲的方法趕上美國,甚至擊敗美國?」
林宜敬認為,中國與美國的脫鈎會日益加劇,因為雙方正走回過去冷戰的態勢。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