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COVID-19染疫康復者求職屢受歧視,導致大量農民工成為流浪漢,寄居在火車站或廢棄的工地中,淪為「城市孤兒」。
近日,一片「我躲在上海虹橋的衛生間,不知道去哪」的文章,引起許多迴響。文章披露,有越來越多農民工寄居在虹橋火車站周邊,火車站的廁所成為他們的住家。
綜合陸媒報導,這種現象是因為現今上海勞動市場拒絕曾經感染COVID-19的康復者,染疫過的農民工花光積蓄後,被迫在城市輾轉流浪,火車站有許多公共設施,成為他們下榻之地。
文章提到了名叫阿芬的康復求職者。阿芬住在火車站內廁所的一間小隔間,其中裝滿了她的行李。
阿芬3月前往上海,不料當地接連封城,6月解封後,她的積蓄早已花光,又碰上招聘歧視,只能流浪在虹橋火車站周邊。
文章描述,阿芬跟她的農民工朋友若要洗澡,需用盆子接廁所里的水,由於水流受限,需一直把手放在感應處讓水流出;洗完頭沒有吹風機,就把頭放在烘乾機下烘乾。
衣服洗完,就曬在自己的行李箱上,或是搭在火車站圍欄,環境十分刻苦。阿芬還指著火車站的通道說,這裡能睡的地方她都睡過。
在虹橋火車站的日子,2斤麵包共人民幣6塊多,阿芬能吃上3天;生理期用品需計算著用;她還知道哪裡可以蹭到免費WIFI。
阿芬說,她一直在等待,希望有一天「陽性康復和正常人一樣」,在求職時不會受到歧視。
文章說,6月下旬開始,如阿芬一樣的農民工,因虹橋火車站考慮到商務區和火車站的交通,開始清退「閒雜人員」。
文章的作者說,她曾在晚上12點在虹橋火車站的長通道坐著或躺下,約莫半小時就會有人員「請你離開」;周邊的購物區到了12點也會因「疫情管控需要清場」等原因叫你走。
這群底層農民工只好退到電梯口或是火車站周邊,躲到城市裡越來越見不到光的地方。
針對「陽過」者求職遭受到歧視,上海政府發言人尹欣早前在疫情記者會表示,上海市各部門、各單位都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一視同仁對待康復者。
澎湃新聞12日報導,阿芬在多方的幫忙下終於找到了工作,將到順豐快遞任職,她正前往去醫院做體檢的路上。
但與她有相同坎坷遭遇的農民工依舊前途未卜。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