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現芯片自主道路艱難 紫光被申請破產重組

劉悅
2021-07-26
image
芯片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紅極一時的清華紫光集團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專家稱,這預示着中國對「芯片」的戰略失敗。外媒認為,在美國的制裁下,中國的「芯片」夢想要實現,會很難。

7月上旬,清華紫光集團的債權人徽商銀行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出申請,要求紫光集團破產重組。法院7月16日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

美國之音稱,此次紫光集團的破產重組與此前中國地方芯片廠商的「爛尾潮」不同,此次清華紫光面臨的問題並非資不抵債,而是源自資本運作的反覆失靈和領導層在中國「芯片自主」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的盲目擴張。

其實清華紫光早在去年就因債務違約等問題被唱衰,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國政府遲遲未出手相救,被外界質疑中國舉國之力支撐下的「芯片雄心」是否具備足夠的資源和財力。

盲目擴張

新浪網稱,從2013年開始,紫光集團便開始了自己的「併購之旅」,自2015年起的6年時間,紫光集團及下屬企業先後對20多家企業發起了併購要約,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自2013年起,紫光先後收購了在美國上市的集成電路芯片公司展訊通信,物聯網芯片公司銳迪科微電子,以及曾與惠普有關聯的「新華三」51%的控制權,及法國微連接器公司立聯信(Linxens)。

2016年,紫光集團聯合多方組建長江存儲,占股過半。長江存儲在中國芯片產業中實力占優,其NAND閃存技術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紫光集團還想斥資37.75億美元入股美國機械硬盤巨頭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斥資230億美元收購美國固態硬盤巨頭鎂光Micron),還揚言控股台灣半導體晶元代工龍頭台積電,收購台灣半導體公司聯發科(MTK),但均因政治因素未能成功。

紫光集團的收購案引發美國警惕

據紐約時報報導,「芯片」對一個國家的科技來說,十分重要,從汽車、導彈,及超級計算機等的所有產品都需要這些微芯片來運作。但是隨着美中關係的惡化,美國的微芯片禁令對電信基礎設施巨頭華為等中國公司造成了嚴重的打擊。為了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紫光集團想要收購美國的芯片公司。

報導稱,對美國而言,2015年紫光集團對鎂光的收購給華盛頓敲響了警鐘,此舉被視為中國公司公然使用國家融資全盤購買敏感技術的一個例子。

據報導,清華紫光收購鎂光失敗後,美國監管機構開始採取一系列行動,以削弱中國直接收購敏感科技企業的能力。

大量收購導致紫光集團負債增加巨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團總負債規模高達到2029.38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2012年底的46.47億元暴漲了近44倍。在這2000億元的債務中,僅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就達794.28億元。

2019年,紫光集團外部的融資環境發生了變化。受到外部環境變化、部分投資回報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紫光集團近年出現了大幅虧損。

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出現債券集中違約的情況,同時觸發多項融資的交叉違約條款,債務危機就此引爆,最終走向可能破產重整的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團總資產為3007.53億元,總負債2106.86億元。

中國政府為何不出手相助?專家懷疑中國資源嚴重受限

美國之音引述悉尼大學亞太政治經濟事務專家、社會學副教授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說,中國作為一個中等收入的國家,是否有足夠資源支撐如此的芯片雄心仍是個未知數。

巴博斯認為,中國政府如何安排紫光的宿命,將產生一定的政治影響,他說:「五年前,具有戰略性的國有企業或國有關聯企業遇到現金流的困境,那是不可想象的。這代表着中國對待戰略產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我的懷疑是,中國資源嚴重受限,根本無法像過去那樣在這些問題上砸錢。」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阿里巴巴集團與幾家政府支持的企業正在考慮收購紫光集團,出價可能高達人民幣500億元。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