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金融圈集體抵制

小炒君
2022-02-19
image
江蘇八孩母親(圖:視頻截圖)

今天上午,我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繼李文亮之後,又一次最大的輿論事故。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我發出這樣的感嘆,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大早上的,就有同行在轉發《豐縣有哪些城投債》。

文章沒有文字,就配了幾張豐縣城投債的圖片,文末有一張鐵鏈女。結果,那個債市公眾號平時只有兩千左右的閱讀量,今天10w+,「在看」量就有近4k。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到了下午,越來越多的金融公眾號都含沙射影地寫了鐵鏈女。其中一個很小眾的融資租賃公眾號,「作為本份的租賃自媒體,不寫民生題材」,但今天「破處」了,作者也說明了原因:

金融圈眾多自媒體都出動表明態度了,咱們租賃自媒體要不要寫點啥?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這麼多的金融公眾號寫同一件民生事件。

不寫都不好意思了。

兩年前的李文亮烈士,朋友圈人人轉發,但我並沒有看到哪個金融公眾號寫李文亮。

的確活久見!

1. 抵制

今天的金融圈,出現了很多抵制某州、某縣的事件。

「把持有和幫發行某縣和某州城投債的金融機構也曝光一下」

「二級狗已經抵制某州股票了,是良知也是規避風險。」

「做非標的朋友們早就已經行動起來了,華鑫信託發行的某縣經開信託計劃,好幾家代銷方已經從產品櫃檯下架了,連江蘇新沂的產品都受了影響」

「某州的所有金融產品一律不買」

「投資某縣,顯然違背ESG的投資理念」

「還有租賃民工說,暫緩了一筆業務」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金融機構集體自發抵制某個區域。

看得我這個老狗熱血又熱淚。

有一個網友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

「關注了那麼久,作為前從業人員第一次看到淚目。金融業不少見被稱之為吸血行業,但這次看到了良心。」

我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轉發者,有金融屌絲,也有部門老總;有普通人,也有官二代、富二代。

其中一個公子哥的轉發評論是這樣的:「Feng」了。

文章《豐縣有哪些城投債》的留言裡還多次出現這個字眼:拐縣。

終於有這麼一刻,我覺得電腦旁的名片更鮮艷了。

2. 星星之火

我發現這次轉發潮有個特點:發文的金融公眾號都是小號和個人號,只有一個是金融機構的公司號,而且還是很邊緣化的金融服務公司。

那些正兒八經的金融機構,沒有一個來發。

至少我看到的是如此。

這跟當下的社會全貌是一樣的:基本都是個人在報道傳播,公司媒體和大媒體集體啞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好樣的!

有這樣的國人,何愁星辰大海?

曹德旺說得沒錯:”中國民眾不壞,壞就壞在精英。”

曹德旺這句話的後面還有較長一段:「有些』精英』、』公知』是拿人們的善良,來透支自己的信譽,終有一天人們會覺醒,』精英』、』公知』的信譽會破產,到時這些』精英』、』公知』就會像過街的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我有一篇文章一直捨不得刪,《微博,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人民至上?》,說的就是曹德旺要表達的意思。

3. 超世俗

很多話想說,確實不知道該咋說。

我對金融行業一直有個偏見:不接地氣,離社會真實有距離。

就如同一個人一邊在在地鐵里啃包子,一邊在電話里討論幾個億的融資生意。

那些出身良好的金融從業者,本就不了解底層;出身一般的,在光怪陸離中混跡久了,也容易忘了自己來自於哪裡。

我們國家在21世紀的高速發展,在經濟模式上偏向債務驅動,這就使得金融行業獲得了最大的一塊利潤,而且無論經濟怎麼波動,金融行業始終光鮮。疫情兩年,實體經濟大受影響,但銀行業2021年利潤增加12.65%,大大超過2019年的利潤規模,公募基金的規模增加一倍,投行的項目更多了。

風景這邊獨好。

這就容易對很多現實問題產生失真的看法。

我曾經跟跟一個金融老江湖聊養老產業,說到農村老人的自殺問題時,他直接說子孫們不爭氣,自私自利,就不能給老人打點錢?或者把老人接到身邊一起生活?

天就這麼聊死了。

我這周花了點時間,把各大券商首席專家的研報讀了一遍,得有個10萬字吧。感覺就是:

寫得都是什麼**玩意兒?(本來爆粗口了,想了想還是用星號代替吧)

實習生又擴招了?

文章主旨千篇一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哪裡有曲折,有哪些曲折,看不出來,反正機會很多,結果會很光明。具體怎麼幹,看不出來。

這哪裡是研報?分明是雞湯文啊。說得頭頭是道,讀完沒有收穫。

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但這些研報確實展現了金融人員的一種心態:甭管平時自嘲多麼狠,其實內心總是樂觀有信心,未來就是光明。

言歸正傳,你讓這些人不約而同地關注」負能量「的民生事件,多麼不容易!

一群鑽到錢眼裡的理性人,總是把收益率算到小數點後四位,現在頭腦發熱要去集體抵制某地區的金融產品;

軟磨硬泡求爺爺告奶奶才到手的項目,說撤就撤,就暫停就暫停,現在拉一單項目多麼不容易啊。

而且江蘇還是經濟發達的好區域啊。

這是一群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是一件超越人性的事情。

我們常說經濟決定一切,這在社會平穩時期是成立的,但在一些關鍵時期,人的思想能超越經濟。

那些公開實名發聲的律師、作家、教授,又何嘗不是思想超越了經濟?

用大白話講,是個人都看不下去了。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小炒說)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