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的鳥 牆內的鳥——鸚鵡、卡爾、韓國、大清

林松
2023-05-04
image
鸚鵡 (作者提供)

 野外的彩虹鸚鵡「小天使」,已經多次站在我肩膀跟隨進入寒舍,從露台到客廳,從客廳到廚房和洗衣房。最近一次,入屋未幾,竟然飛到廚房窗戶上,但不懂怎樣而顯得慌慌張張。見狀唯有給她瓜子吃,讓她安靜下來。這時,寒舍收養的另一彩虹鸚鵡發現她從外面闖進,馬上飛過來要把她趕走。

兩隻鸚鵡都是女的,都喜歡站在我肩膀上,這次兩女都吃醋了!但室內是收養鸚鵡的地盤,因而室內鸚鵡比較凶。野外鸚鵡進入室內後無法分辨東南西北!窗戶有窗紗,不能穿越,不懂找出路。花了一個小時,方引導她找到露台大門飛出去。

牆內鸚鵡與牆外鸚鵡的對峙,使我想起了不同時空生活的人。剛好看到網上一段文字:「一個民族到底要在精神上淪落到何種程度……」這是針對希特拉德國與世人的差距,大清國當年也好不了哪裡,而剛好看到短文諷刺朝鮮半島南北對比懸殊。

沉默三小時聽投訴

把野外的小天使送回戶外後,她又與同伴飛到我手上吃東西。但這女孩心事重重的看著我,對於進入室內遇到同類排斥,心情未能平伏!跟彩虹鸚鵡相處久了,很容易互相溝通,互相讀懂對方,可以使用鳥語、人聲(包括廣東話、普通話、英語)、眼神、身體語言、心靈感應等等,比人與人的溝通容易很多!沒有人類的複雜!

說人類之複雜,大約十年前遇過一家長,對方滔滔不絕說了三個小時,就是要我說一句「道歉」,否則不再送孩子來上課。原因我當時去台灣一個星期,啟程前跟他說過請幫忙「看看」學校,而他發現我又當眾宣布安排另一老師負責學校。在他眼中,就因為我說了「請他幫忙」這一句說話,他無法接受安排另一老師。他的理解,是這一個星期「由他全權管理學校」!

這家長滔滔不絕說了三個小時,就是要我說一聲「道歉」,沒有問我發生什麼事情,沒有要聽聽我對事情的理解是什麼,還說我「不知道自己錯了!」到底是誰「不知道自己錯了」?面對這樣的家長,說一聲「道歉」本來是輕而易舉之事,但我真的不想「害」了這家長!這家長活在自己的「井」內,看到的只是井上的天空。聽他滿腹牢騷,我只好選擇沉默,沉默地聽了三個小時。

陶醉井上那片天空

近年越來越發覺,不少人活在自己的「井」中,陶醉享受井上的那一片天空。朋友提起魯迅筆下的故事人物,過了一百多年仍然無數的「阿Q」、「孔乙己」。「阿Q精神」非常典型,當我親自訓練的學生打敗了一「長勝將軍」,對方父親對女兒說「我們年年都贏,今年就讓一次給別人!」這父親「真慷慨讓給別人」!

這父親看到我教的學生年年都在公開朗誦比賽拿十多大獎,早前質問:「你以為你那些學生拿獎,都是你教出來的?」聽到這麼一問,我只好說「是學校其他老師的功勞」,並且選擇再次沉默。因為他希望聽到的答案,是「絕對不可能是林某的功勞」!

「阿Q」和「孔乙己」,是只想聽到自己期望的「答案」,而不是想去了解客觀事實。「阿Q」和「孔乙己」陶醉於看到「井」上的那片天空,相信這片天空就是「世界」!那口井,只有牆內,沒有牆外,牆內就是世界,牆外什麼都沒有。

韓國人為何不想統一

網上最近流傳一短文,作者說2018年問一韓國人,為什麼只有北方喊要統一高麗半島,而韓國從來不喊統一?按道理韓國比朝鮮先進了一百年都不止啊!

韓國人回答:統一首先要自願,落後的嚮往先進的文明,如果他們願意就可以統一了。另一方面韓國人是自私的,像朝鮮這樣的教育,就算統一了,韓國就多了二千萬又窮又瘋的人,對於也只有幾千萬人的韓國來說,接收二千萬這樣的人,整個社會將會陷入大亂。

再有就是一旦接收這二千萬到死都沒辦法融入現代世界文明的人,韓國的社會公共支出將會暴增,而這些人又不能為社會創造多少財富,這將嚴重影響韓國人民現在所能享受到的各種高福利。所以90%的韓國人,真實的選擇是不想統一的。

漢人留頭還是留髮

韓國人不想統一,但朝鮮和金家王朝一直宣傳要統一高麗半島。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 1889-1938)針對希特拉和納粹德國說:「一個民族到底要在精神上淪落到何種程度,才能在這個無賴身上看出一個領袖的模子,看到令人追隨的人格魅力?」

卡爾是當時德國一記者、作家、和平主義者,希望喚醒國民警惕法西斯,不要支持納粹。他一方面看到希特拉的野心,一方面也看到德意志民族在精神上的淪落。之所以出現希特拉這獨裁者,是因為德意志民族在精神上淪落到那種程度,才孕育出希特拉這個無賴、領袖!

朝鮮人民是否同樣如此,才孕育出金家王朝?但魯迅真的看到大清國民、大清遺民的迂腐,看到無數的「阿Q」,無數的「孔乙己」,孕育出「趙家老爺」這類產物。大清推翻大明,實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強迫漢人剃頭,不少違反禁令的漢人被殺。到了大清被推翻,卻有不少漢人留戀長長的辮子,抗拒民國下令剪掉辮子的政策。

哈哈!牆內的鳥,牆外的鳥,不一樣的鳥!

作者:新南威爾斯大學 政治學博士  林  松(Dr LIN Bin JP)

(歡迎讀者意見回饋,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