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龍行龘龘拜年了,請讓中文回歸真善美

邊城蝴蝶夢
2024-02-16
image
網絡圖片

過年前後這些天,不斷收到和看到包含各種生僻異體字的祝福語,尤其是那個「龍行龘龘」,簡直是閃瞎眼。

「龘」(dá)這個字,我用拼音輸入法都打不出來。在兩個月之前,對這個字,我既不知怎麼讀,也不知什麼意思。我也相信,像我這樣的,不在少數。

除了龍行龘龘,還有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百業駸駸(qīn)、財運㵘㵘(màn)。這些藏在故紙堆里本已發霉腐爛的字,不知何故,集體回魂。

有網友評論說,這是語文的倒退,語言文字運用的污染,是文化上的裝腔作勢,是審美上的低級趣味。

無比認同。

有點閱歷的人都知道,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更喜歡掉書袋說大詞,而真正的高手,用三兩句簡單易懂的大白話就能把事物的本質說得一清二楚。

這些發霉的古字突然被重新挖掘包裝起來,這種裝腔作勢的危害不容小覷,因為風氣的敗壞,往往是從語言污染和腐敗開始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社會語言學之父陳原就在《語言與社會生活》中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充斥着許多看起來很正確,但實際上已不傳達任何有效信息的語言,那麼語言有什麼用呢?這是我們經歷到的一種污染災難。」

龍行龘龘,看起來似乎很有文化,但是茴香豆的「茴」字也有四種寫法。龍行龘龘,是什麼意思?有幾人知道?這種不傳達任何有效信息的語言,到底有何意義?這種大張旗鼓的宣傳,到底是想向社會傳達何種取向?

語言污染的危害,比環境污染更可怕。環境污染給身體造成的損害,只要換到乾淨的地方,假以時日,尚可以調養。但是語言污染帶來的精神損害,往往終身難以治癒。

幾十年前,國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種語言暴力,比如打倒、摧毀、砸爛甚至炮打。還有一些侮辱性極強的詞彙也被高頻率使用,諸如叛徒、特務、賣國賊等等。語言和文字是思維的外化,生活在如此語言環境中的人,他們的思維一定會被打上某種終身不褪的烙印。

和以前相比,當下的語言污染是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的。

比起那些需要人們全神貫注去有意識接收的信息,滲透在日常生活里的話語使用,往往更具麻痹性,危害性也更大。因為它們是通過一句句常用語影響公眾的,難以覺察,也難以清除。

這些被污染和扭曲的語言,體現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最終,這些言語就猶如微小劑量的砷,日積月累之下終究會發生作用。

比如,裁員和失業,似乎是嫌這兩個詞丟人似的,偏偏叫靈活就業、優化,或者慢就業,更有甚者,叫「向社會輸送人才」。比如,將某種行為污名化,於是就有了惡意返鄉、惡意討薪、惡意躺平這些說法。還有一些名詞我們也很熟悉,什麼等反轉、帶節奏、夾帶私貨、人血饅頭。另外,還有什麼負增長、待富人群、踔厲賡續。

對整個語言污染最嚴重的,可能是那些手握權力的人說的話。2013年1月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一些讀者反感的官話套話,如「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現場指揮」「積極、及時、立即、確保」等。當時的新華每日電訊還支招說,官話要煥發活力,就該跳出格式化表達。要有民生情懷的支撐,要接地氣,才能激發民眾的情感共振。問題也指出了,解決辦法也有了,但是這麼多年下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

在語言污染方面,短視頻也在起着很壞的作用。在算法和大數據的作用下,平台的詞庫同質化嚴重,我們看似每天接觸很多內容,但是翻來覆去其實就是那點詞彙量。其背後邏輯是,語料庫越模糊,受眾的理解成本越低,獲得的關注就越大。當你看到某個美好事物時,你已經不會用很精確美好的文字來描述,映入頭腦中的詞往往是:臥槽,這誰頂得住啊。對於美景,千篇一律的文案是:一輩子總要去一次的某地。這就是為什麼短視頻讓人越看越蠢的重要原因。

語言的污染與腐敗,及其呈現出的後果,讓基於事實、邏輯與理性的公共討論困難重重。立場和身份大於事實本身,很多人不再在乎你說的有沒有道理,他們只看你站在哪一邊。

理性公共討論的缺席,所造成的後果,這些年來大家都看到了。整個社會快速低幼化、膚淺化,導致嚴重缺乏邏輯的現象層出不窮。

漢語的星空本來極優美,無數先賢的經典詩文,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照耀着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天空。可惜,再看看今天的漢語世界,充斥着空話、大話、假話、廢話甚至髒話,讓人絕望窒息。

我們的文明,不應該以如此方式走向遠方。

請讓中文回歸真善美。

最後,錄幾首兒童詩,淨化心靈洗洗眼,也希望有所悟。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碼頭青年

猜你喜歡

中文大約的確已經死了

王左中右  2022-05-21

編輯推薦

鍾睒睒,太猛了!

魏春亮  2024-11-25

匹夫不可奪志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1-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