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北京兩會期間,外界通常所看到的中共黨魁習近平在黨內那種一言九鼎、定於一尊的地位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變化。一些觀察人士感到詫異的是,這位大權在握、叱詫風雲的中共最高領袖去年高喊的「共同富裕」口號如今似乎被束之高閣或降調處理。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於中共20大意味着什麼?20大前會有習李之爭嗎?針對這些問題,美國之音採訪的一些評論人士從多種視角作了分析解讀。
「共同富裕」怎麼了?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是中國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年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的錄音片段。錄音中提到了共同富裕這個口號,這是這篇將近一小時的講話中唯一一次泛泛地提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大力推動的旨在消除貧富不均的共同富裕目標。
獨立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 在香港和北京兩地都設立了辦事機構。3月7日,該公司中國問題研究總監白安儒(Andrew Batson)發表了一篇分析中國兩會的博文,標題為「共同富裕怎麼了?」(What Happened to Common Prossperity?)
這篇英文博文指出,李克強上述講話在英文版中被譯成全體或所有人的富裕(prosperity for all),而未採用共同富裕的通常譯法(common prosperity)。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還注意到,中國財政部的預算報告只是談及在省級工作時提了一次,發改委報告雖然幾次提到共同富裕,卻將其列為十項任務的最後一項。
共同富裕曾獲習力推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去年2月25日在慶祝所謂全國脫貧的表彰大會上發表了講話。他在講話中高調錶示,「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是黨和政府的重大責任。」
同年8月17日,習近平在一次財經會議上重申了共同富裕的概念。當天新華社的報道中反覆提到共同富裕這個口號,連同報道的標題共出現了17次。
從去年官方宣傳共同富裕的特別高調到今年兩會期間的明顯低調,這個習近平親自大力推動的這個政策口號在宣傳力度上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引起了中國問題觀察家的注意。
分析:迫於重重經濟壓力
有分析認為,這種忽然降調的變化顯然不符合習近平的一貫強勢作風,但迫於內部和外部大環境的形勢,他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協和讓步,停止瞄準民營企業家的所謂共同富裕或者新時代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
在紐約的政論作家、《北京之春》期刊榮譽主編胡平對美國之音表示,江胡時代那些活躍的民營企業家到了習近平時代,特別是近兩年,基本上都銷聲匿跡。
他指出,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繼續搞習近平發動的共同富裕運動,「再不釋放民營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活力,後果當然會很嚴重。也許這種情況使得習近平多少會作這麼一種讓步。」
在華盛頓近郊的經濟學者、時評人李恆青指出,李克強在兩會閉幕後答記者問時反覆提到多重壓力,尤其是就業壓力的問題。
李恆青也認為,中共開始驟然減少提及共同富裕這樣的口號,主要是迫於經濟失速的壓力太大,就業壓力太大的疊加作用。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北京的中央高層已經不得不降低強力監管、打壓民企、擴大國企的力度。」
李恆青稍早前發推批評指,中國開兩會,代表、委員們各個爭先謳歌兩個確立,溜須拍馬、歌功頌德,毫無廉恥。外交困境、經濟下行、民生艱難、就業乏力等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裝聾作啞」仍然是兩會的主旋律。
分析:經濟壓力下,中共黨內務實派主張調整政策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認為,習近平去年高喊的共同富裕口號在今年兩會上降調並壓低音量,確實是中共20大之前的一個看點。
謝田教授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貧富差距實際上越來越大,工薪階層的日子很艱難,中共這個時候也不好意思再提什麼共同富裕了。
他說,隨着今夏大學畢業生(上千萬人)進入勞動力市場,中共的很多經濟目標沒辦法實現。謝田分析指出,中共上層的博弈中,還有些務比較實的人可能覺得這個時候確實不太適宜提出這些東西。
他說,「今年剩下的這段時間,武漢瘟疫病毒的問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問題,實際上中共面臨的問題還有,國際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能源價格上漲,全球的通貨膨脹。所以中國的經濟形勢肯定是非常暗淡。這個時候再提共同富裕,顯然是非常荒誕,無稽之談。」
在美國的經濟學者夏業良認為,習近平去年高唱的共同富裕,今年提的少了而且變得低調,各有各的道理。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鄧小平提出讓有條件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習近平要超越鄧小平、超越毛澤東,當時提共同富裕實際上是有醉翁之意的。
夏業良說,「他(習近平)之所以提它,並不是要那麼樣去追求這個目標。他其實是有個人野心,所謂的抱負。他現在不提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你老是強調共同富裕的話,而現實中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社會不公現象、財富的嚴重不均。中國的500個家庭占據總財富的絕大多數比例。所以現在看來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
許多批評人士指出,中共去年積極推動的所謂社會財富第三次分配,施壓成功企業家,要他們拿出錢來回饋社會,實際上就是逼捐,變相「劫富濟貧」。
胡平表示,政府出面呼籲民營企業捐款搞共同富裕,令人擔心,這與市場經濟原則相違背,而且與西方國家的企業家和富豪自願興辦慈善事業的大筆捐贈不可同日而語。
民營企業家馬化騰創建的中國網絡巨頭騰訊公司和近年頻遭當局打壓的馬雲創建的電商阿里巴巴公司等多家民營企業和富豪企業家相繼捐贈上千億人民幣,響應習近平發出的共同富裕號召,數天內捐款總額多達上百億元。
有評論稱,這樣的捐贈並非完全出於自願,很大程度上是無奈之舉,為了避禍才撒幣保平安。
評論人士看習李之爭
觀察人士指出,共同富裕原本被認為將是貫穿中共20大的主題概念,但是習本人在今年兩會場合只是在內蒙古代表團的分組會議上提過一次,而其他官員及與會者在整個兩會期間也很少提到。
日經亞洲評論一篇署名分析文章甚至注意到,進入任期最後階段的總理李克強並未稱為人們通常預期的那種「跛腳鴨」狀態,而是被認為其權威近來略有加強,他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習減李增」的趨向。
居住在華盛頓近郊的經濟學者夏業良對美國之音表示,他不能同意上述文章對李克強近期權威有所加強或者有「習減李增」的說法。
這位前北大經濟學副教授說,北京大學科班畢業的李出身幹部家庭,是個受過正規教育的官僚,作為中共建政以來的最弱勢總理在習手下非常憋屈地幹了兩屆,他最後一次在人大會議上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依然讓人感到失望。
夏業良表示,他以往在北京通過熟悉李克強的一些人士了解到,李克強為人處事一向中規中矩四平八穩,因此他認為,李克強缺少挑戰習近平的勇氣和魄力,也不會在總理任內最後一年與習爭鋒。
許多觀察中國政局的人士注意到,即將69歲的習近平在執政連連失誤的情況下好無愧過自責之意,還肆意破壞黨內「七上八下」不成文規矩,謀求」古稀之年「後繼續掌權,至今未選定接班人,增大了中國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國際社會對北京極權統治的擔憂。
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的學者謝田認為,隨着中共20大的即將到來,中共內鬥會更加激烈。謝田指出,尤其中共在這次烏克蘭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受到了世界各國的譴責。這是一個會受到制裁的危險。
他表示,中共實際上在明里暗裡幫助俄羅斯進行這場侵略戰爭。中共被制裁只是個時間問題。現在俄羅斯又要求中國在武器軍備上支持,如果真這樣做,就不是簡簡單單暗地支持,而是明火執仗參與俄羅斯的侵略戰爭。這樣歐美的制裁,不僅是經濟制裁和科技制裁,還有外交制裁,肯定會接踵而來。那就會給中國經濟、外交和政治,還有20大連任問題都會增加非常、非常多的變數。
謝田說,「我們看到,這次李克強已經放出風聲,說(這一屆之後)不再擔任總理,不再跟習近平同進退。這一定是他們內部鬥爭的一個結果,有可能是妥協和讓步,很可能是李克強憤而辭職不干,撂挑子了。也許李克強這樣表態,會給習近平更大壓力,使得習近平連任所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非常多。在20大之前,他們肯定會有一番較量。」
夏業良:習近平總在國內外重大考驗之際誤判形勢
另一方面,美國加圖研究所前客座研究員夏業良表示,他對李克強或者團派、江派和政治老人的影響力對習近平的制衡不報任何脫離實際的期望,
他還認為習近平在普京總統出兵侵略烏克蘭之際選擇支持俄羅斯愚蠢地犯下了「站錯隊」的戰略失誤,使推行習近平戰狼外交路線的北京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的處境更加惡化。
這位評論人士還指出,李克強在兩會記者會上未指名地主動提到保護婦女兒童權益,並對拐賣婦女犯罪活動表示氣憤,要求嚴懲,絕不姑息。
另一方面,夏業良也注意到,習近平和他的夫人彭麗媛在徐州豐縣鎖鏈女事件爆發後至今未有公開表態,連悲天憫人的戲都不想做,錯失了一次收攏民心、安撫民意的良機,權力傲慢和冷酷無知暴露無遺。
英國著名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YouGov去年8月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在大國領導人當中,歐美國家受訪民眾最缺少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好感,人緣甚至不如俄羅斯總統普京。這項民調結果是,習近平被評為全球最不受歡迎的大國領袖。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