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房地產崩塌,各地政府財政壓力巨大。日前,廣東省珠海市政府發布公告,計劃以7.3億元(人民幣,下同)出讓2.4萬個路邊停車位的經營權,期限長達20年。此舉引發公眾質疑,認為政府在變相撈錢,給民眾增加經濟壓力。在輿論越演越烈之際,相關單位宣布推遲開標時間。
2月17日,珠海市政府發布公告稱,決定出讓全市23,798個「路內停車位」的20年經營權,總金額高達7.32億元。公告發布時間是1月27日,投標截止時間和開標時間均為2月17日。
公告顯示,擬出讓的停車位包括現有的9,228個,及14,570個可新增停車位。中標方需在協議生效後的兩年內完成新增車位的建設,並投入使用。
事件被媒體報導後,引發眾怒。珠海城管部門回應稱,此舉旨在「規範停車管理」,並強調該項目「合法合規」。不過,城管部門承認,目前停車位收費標準由政府定價,但未來可能會進行調整。
不少當地民眾對珠海政府出售公共停車資源表示不滿,認為路邊停車位本應免費供市民使用,如今卻被政府圈地收費,缺乏合理性。有網友質疑:「政府這是沒錢了嗎?」有人直言:「珠海未來十年沒戲了,這是衰敗的徵兆。」還有人指出,「什麼建設,說得好聽,劃條白線,就算是建設了?」
《南方都市報》稱,該項目原定於2025年2月17日上午10時30分截止投標並開標。但在開標前僅13分鐘,珠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突然發布「延期公告」,宣布投標截止時間和開標時間調整至2025年2月24日上午10時30分。這一變動讓外界更加關注此事的後續發展。
近年來,各地政府財政危機加劇,於是紛紛變賣公共資源籌措資金。前媒體人趙蘭健稱,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地方財政吃緊,政府不放過任何「撈錢」的機會。他認為,公共資源如今正被利益集團轉化為盈利工具,甚至牟利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市政府所為並非個案,類似事情在全國多地上演。至於珠海市停車位經營權出讓的後續發展,還得繼續關注。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