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灣推動無人機軍備 面臨中國供應鏈挑戰

方泠卉
2024-06-25
image
示意圖。(Pexels圖庫)

受到俄烏戰啟發,台灣正加速打造無人機國家隊。《華爾街日報》指出,在戰場舉足輕重的小型平價無人機,絕大多數都是由不放棄武力犯台的中國所製造,這使台灣面臨著中國供應鏈挑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無人機的重要性在烏克蘭表露無遺,烏軍部署大量無人機偵查敵軍行動和空投炸藥,幫助基輔當局抵禦規模更大、裝備更精良的俄羅斯軍隊。而台灣也可能出現同樣的戰略局勢,因為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海軍,更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且保留使用武力統一台灣的選項。

台灣正密切研究烏克蘭的國防情勢,期盼借鏡烏國的若干戰術,包括推動與民間企業合力打造「無人機國家隊」。報導說,台灣國防部表示,計畫未來5年支出約新台幣56億元(約1.75億美元),向民間承包商採購約3,200架無人機。

不過,這個數量遠遠不夠。英國國防及安全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RUSI)的資料顯示,烏克蘭每月消耗約1萬架無人機。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學者葛梅茲(Eric Gomez)表示,如果補給成為一大挑戰或出現不確定性,「台灣在衝突爆發前開始大量囤積並保護這些物資,顯得十分重要」。

烏克蘭大量使用中國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DJI)的產品,同時隨著需求攀升,迅速發展出採用中國進口零件再組裝成無人機的在地產業。

不過,這樣的做法風險太高,並不適用於台灣,因為中國供應商可能會幫助共軍駭入台灣國軍使用的任何無人機。此外,島國的台灣遭遇封鎖時,可能無法獲得無人機供應。因此,台灣須設法找到能繞過中國供應鏈,同時能夠建立大量無人機庫存的方式。

德國無人機領域商業智能研究平台Drone Industry Insights(DII)的數據顯示,大疆握有全球3/4的商用無人機市場。DII執行長沃克韋茲(Kay Wackwitz)表示,中國無人機產業規模大,使其能量產平價無人機和相關零組件。

台灣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指,雲台系統(Gimbal System)結合光學鏡頭、熱感應器和穩定器,是任何偵察無人機的核心。台灣雖已生產許多雲台組件,但因為國內勞工成本高昂,大多數組件須運往中國組裝。

而台灣另一家無人機製造商智飛科技,在開發原型無人機時,創辦人黃重生曾嘗試用澳洲的引擎替代中國產品,但發現成本高達原來的20倍。最終,他選擇與台灣本地供應商合作,且經過多次會談才達成協議。

與此同時,華府也意識到台灣迫切需要一支有能力的無人機隊。去年,五角大廈宣布所謂的「複製者」(Replicator)計畫,要在18至24個月內部署「數千套跨領域自主系統」,因應中共與日俱增的軍事部署。

此外,美國國務院最近也批准一項價值3.6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內容包括彈簧刀(Switchblade)在內等約1,000套無人機系統。

另一方面,台灣也正在投資反無人機計畫。2022年,台灣士兵在離島金門投擲石塊,擊落一架飛越軍營的中國無人機,引發對抗無人機的急迫需求。

美國學者葛梅茲指出:「台灣國防產業並非不夠好。而是需要擴大規模。」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