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不是「通識科」

侯鎮安
2021-05-21
image
香港公社科教材樣本(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2021年2月2日,香港教育局以「諮詢」為名,就自己提出的「高中核心科目修訂建議」向學校發出問卷,但是,限每校填寫一份。 

「教協會」(注1)認為局方「假諮詢」,無意收集前線教師的意見,而且問卷以「同意修訂方向」為前設,表達不同意見的空間非常有限。教協隨即另作問卷調查,向其中學會員發出問卷,諮詢前線教師對「高中核心科目修訂」的意見;教協的競爭對手「教聯會」(注2)也不甘後人,以「教師對高中通識科(注3)改革的意見」為題,也另作類似的問卷調查。 

結果,「教協會」和「教聯會」的調查結果,大相逕庭。「教協會」調查結果有八成受訪通識科教師「反對」大幅刪改課程內容及課時,相反,「教聯會」則有七成受訪通識科教師「贊成」大幅刪改課程內容及課時。 

眾所周知,「教協會」和「教聯會」不論是立場、作風和態度,都是南轅北轍,調查結果迥異,也絕不出奇;最重要的是,香港教育局今次一意孤行,特區政府亦早已下定決心,調查結果孰真孰假,已經不再重要。 

2021年4月1日,教育局發出第39/2021號通函,把「通識科殺科」,說成是「優化措施」,但原來所謂優化,其實只不過是騰出更多時間給學生作其他學習,而這些其他學習,是跟通識科完全無關的!原本的通識科,亦被刪減到「體無全膚」,不能再繼續叫做「通識科(注3)」,惟有改名為「公社科(注4)」!「通識科」正式壽終正寢。 

的確是「體無全膚」,原來的「通識科」有三大範疇:

一、自我與個人成長

二、社會與文化

三、科學、科技與環境 

現在的「公社科」只保留一個範疇,只保留「二、社會與文化」,只保留三分之一。 

原來「二、社會與文化」的三個單元,名稱上也有所變動:

本來是「今日香港」的單元,改名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本來是「現代中國」的單元,改名為「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本來是「全球化」的單元,改名為「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這三個名稱上的變動,都有著同一個意味,就是把範圍收得更狹窄,內容更有指定,更清晰,更明確,限制教學自由,限制學術自由,討論空間有限。 

即是獲保留的三分之一,因為如此再進一步收窄,結果連三分之一都沒有,最多只有原來「通識科」的四分之一。 

還有,「公社科」不會再有「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注5)」,同時亦減省了分析、討論和評價,以避免教授「邏輯思維」與「批判思維」,所以,筆者認為,「公社科」能夠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遠不及「通識科」,最多只有「通識科」的五份一,還可以說是「通識教育」嗎?還算是「優化通識科」嗎?筆者認為,其實連「公民教育」和「國民教育」都不如。 

在宣布「通識科殺科」時,林鄭月娥說是「優化通識科」,楊潤雄也說是「優化通識科」,又如何,沒有人跟隨!正如前述,一向支持特區政府的「教聯會」,也不敢說是「優化」,而是說「改革」、「通識科改革」。 

連中共喉舌「大公報」和「文匯報」也沒有跟隨,沒有說是「優化」,只說是「改動通識科」,其實大部分媒體報道都是負面的,例如:「整頓通識科」、「拆骨通識科」、「閹割通識科」、「謀殺通識科」等等,真不明白,為什麼特區政府仍然可以厚著麵皮、硬著頭皮、厚顏無恥地指鹿為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呢?優化通識科? 

因此,其實教育局心知肚明,建制派也心知肚明,藍絲也心知肚明:「公社科」已經不是「通識科」!原本的通識科被刪減得「體無全膚」,又以「內地考察」取代「獨立專題探究」,並注入不少新內容,例如:一帶一路、國民身分認同、國民素養之培養、《國家憲法》、《基本法》、《更緊密經貿協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教學時還要強調學習國家與香港的相互關係,全部皆強調「一國為本,兩制為副!」等;如此種種,「公社科」又怎會是「通識科」的優化版呢?請不要再開玩笑,可以嗎? 

現時筆者最擔心的,相信也是大部份教育界朋友最憂慮的,就是「公社科」這種不倫不類的、比「公民教育」更差的「公民教育」、比「國民教育」更差的「國民教育」,會否「雙向延伸」?波及全港? 

向下延伸:繼高中「公社科」必修後,初中也要必修?高小也要必修?低小也要必修?幼稚園也要必修?幼兒班也要必修? 

向上延伸:繼高中「公社科」必修後,所有專上學院也要必修?所有大學也要必修?所有證書課程也要必修?所有文憑課程也要必修?所有副學士也要必修?所有學士也要必修?所有碩士也要必修?所有博士也要必修? 

筆者並非危言聳聽,就正如無人會想到「通識科殺科」會殺得這麼快一樣,「公社科」滲透全港就不會更快嗎?肯定會。 

因此,大家還是謹慎小心、早作準備為妙!香港人,加油!謝謝!

注1: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HKPTU),簡稱「教協會」或「教協」,1973年初成立,會員年費80元,退休會員(榮譽會員)年費40元,70歲或以上之榮譽會員年費10元。現有會員九萬八千人,會員涵蓋全港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勞工處職工會登記註冊,乃「職工盟」屬會,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民主派組織。跟「民主黨」及「葛量洪教育學院校友會」關係密切,屬「泛民主派」反中團體。品牌活動包括「夏令營」、「問功課」、「書法比賽」、「數學比賽」、「普及閱讀獎勵計劃」、「書叢悅閱俱樂部」、「好老師表揚計劃」、「新晉老師表揚計劃」及「好學生表揚計劃」和「司徒華獎」等;宗旨包括:推動教育改革、維護和爭取合理權益、促進社會的民主、公義和進步,回饋社會等。可惜暫時沒有辦學。 

注2: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Education Workers,HKFEW),簡稱「教聯會」或「教聯」,1975年4月成立,會員和退休會員(贊助會員)年費都是50元,一次過交500元可成為永久會員,教聯之友和學生會員免費。現有會員四萬二千人,會員涵蓋全港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社團有限公司登記註冊,乃「工聯會」贊助會,跟「教評會」及「教育學院畢業同學會」關係密切,屬「建制派」親中團體,政治立場為「愛國愛港」。品牌活動包括「教師體育節」、「優秀教師選舉」等;除關注本地教育發展,亦有跟中國內地各級教育部門、工會等合作及舉辦兩地教師交流活動。多年來與國家教育部及內地各省、市的教育部門、工會等建立了互信的良好關係,合辦活動無數,促進兩地教師互相學習和啟發,從而達到共識和共用,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有辦學。旗下興辦了兩所學校,分別為「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注3:通識教育科(Liberal Studies),簡稱「通識科」,為香港三三四新高中課程中的四大必修科目之一。隨著香港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通識教育科在2012年開始第一屆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開考。 

注4:公民與社會發展科(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簡稱「公民科」或「公社科」,為香港教育自2021/22學年起在中四級開始推行的「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之一,修訂自2009年起推行的通識教育必修課程,2021年9月起先教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課題,預計將於2024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為首屆開考年份。 

注5:獨立專題探究(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IES),又稱「獨立專題研究」或「獨立專題研習」,是「通識科」不可缺少的必修部份。透過資料搜集與分析,提供機會讓學生學習成為自主的學習者;透過探究各種各類的不同議題,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培養與終身學習和獨立學習有關的能力,這包括批判性思考等。

 (本文為作者投稿,不代表看傳媒新聞網立場。作者為自由撰稿人、香港市民兼選民。)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