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海外華族的角色

醉詩
2023-06-28
image
澳洲華人

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悠久,從秦始皇妄求長生藥,派童男童女到東瀛的傳說,也已有二千二百餘年了。到滿清末期,國勢積弱,民生凋敝,東南沿海閩、粵人士相繼出海,或為生計或為革命,足跡遍及東南亞、東北亞甚至舊金山。

拋鄉棄國、遠離親人,在異域打拼,由於文化風俗語言有別,一時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內心苦悶,鄉愁濃郁,對故國鄉土親友的思念之深之苦之濃,實非外人所能理解。

國父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散布全球的華僑風起雲湧,一呼百應,因為愛國愛鄉,眼見滿清皇朝腐敗無能;人民受盡魚肉,國將不國家不成家,皆全心全力祈望早日推翻滿清,還我河山。也因此、革命成功後,國父說:「華僑為革命之母」。這是實至名歸的封號,一部辛亥革命史是和華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國共分裂,大陸美好江山淪入共產黨掌控,台灣人民有幸,由於國民黨的撒退而保留了寶島這塊人間淨土。免去一窮二白的數十載悲慘歲月,也避過了無數次清算鬥爭的殘酷迫害。(二二八事件比起數十年的黑暗恐怖統治,真是小巫與大巫之別。)

兩岸相安數十年,早期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口號,也無非喊喊以振奮島內民心而已。十餘年前台灣統治權不幸落入李豋輝之手,這位披著狼皮的「日奸」妄想當什麼「台灣之父」?而暗中培養台獨細菌,要去中國化,要台獨、要分裂中國成七塊而後快。民進黨幾年前執政後,與中國統一的希望已漸行漸遠了。

海外華人一本愛國愛鄉之心,一心盼望「祖國」強大,難忍分裂的惡果出現,因此「反獨促統」之心堅決,這是無可厚非的正當願望。

但在高舉反獨促統大旗時,也要三思,想想是什麼理由而使同文同種的台灣同胞們一心求獨立,一心以不做「中國人」為榮?他們寧願背負「數典忘宗」的萬世惡名也要離棄大陸?除了李豋輝、陳水扁者流的搧風點火外,台灣人民必有求獨懼統的重要原因存在。

散布海外數千萬的華族,在反獨促統的口號宣傳下,尤其是祭起「民族大義」這面無往而不利的旗幟,人人義憤填膺,仿佛誰不參加誰不支持,立即變成「民族罪人」似的?令人失去了是非黑白的理解力,人人追隨;一時間全世界爭相成立了數之不盡的「反獨促統會」、「和統會」等等,名稱雖異實質相同的大大小小類似組織。無非使原本多如過江之鯽的華人團體, 多出成百上千新社團,繁榮了印名片公司和餐飲業外,講句不中聽的話,這些組織對兩岸的影響可以說是零。

海外華人的愛國愛鄉之心無可置喙,是像珍珠那麼真。但不少所謂的「僑領」、大小的「必輸長、鴨長、雞長、鵝長、熊長」等等熱心公益之首長們,卻一時不察的受到蠱惑而被「民族大義」所迷。

真正愛國愛鄉愛中國人民的海外華人,不應被名被利所誘,盲目追隨中共所訂下的策略起舞。要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以本身獨特的「外籍華裔」身份,超然於兩岸政黨的愛惡外,真心真意去進諫。諍言比諂媚兩者比對,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大家都明白。

凡我炎黃子孫莫不堅持反台獨,我們反對中國分裂,在反台獨的同時,如去了解台灣人民之要「獨立」,實在是因為恐懼被對岸「獨裁專政」共產黨所統治,所以不惜以脫離中共為訴求。明乎此,反台獨的華人是否也要同時反對「獨裁」,反對專制的人治社會。

誰都知道生活在「獨裁專政」的地方,人民的生命沒有法律的保障,人治的國家絕不理會什麼「人權」。今天中國全國幾乎無官不貪,也就是因為「權大於法」的結果,有「特權」者豈會見錢眼不開呢?

愛國華人如不明白愛國的真義,一味討好中共駐外使、領館人員,以求相應回報,得以被免費招待如觀光、開會、遊山玩水;回來後還大吹特吹如何如何被招待被歡迎,這種所謂「愛國者」其實是混水摸魚者,真正愛的是他們的虛榮心和他們的錢袋,頂多是愛上能給他們好處的「黨」而已。

如此「愛國」實在可笑可悲復可恥,對兩岸的紛爭起不到一絲一滴的作用。

我們應以坦率的諍言向各地駐外單位進言,或寄信到僑辦處,或投書到中南海,首要大陸領導者傾力剷除全國貪官污吏。若世界各國的華裔和華社領導們,各地華族所辦的中、英文傳媒皆反映相同的心聲;如此以全球華裔的輿論去進言,必能令中共中央重視,也必可影響其政改良策。

大陸境內眾口一聲、眾報一言,都是黨中央歡喜聽的言論,報喜不報憂是共產黨的傳統,一級騙一級,以謊言治國也是共產黨的特色。難得今天中共要追隨世界潮流,早已大開門戶,與世界接軌,再非往昔毛皇帝閉關鎖國時期。我們海外廣大華族,在反對台灣獨立時,也要扮演獨特的角色,不為名利所誘,不受統戰,不淪為獨裁者的工具,不做中華民族的罪人。而要為大陸十餘億同胞請命,向中共諍言,向他們反映,能如此,才是真正的「愛國者」啊。

那麼,當大陸經濟持續起飛、開放報禁、政治漸漸改革,政客接受人民的監督,民生甚至超越台灣時;到時兩岸僵局也許雲開見月,化干戈為玉帛,水到渠成而和平統一,豈非中華民族之萬幸耶!

(二零二三年五月五日修正於墨爾本深秋)

猜你喜歡

昆士蘭台灣中心各項海外資訊公告

澳洲昆士蘭台灣中心  2025-01-22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