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的時候,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智慧城市建設進行評估,評估完成後發布中國智慧城市白皮書。
當時有十位左右專家齊聚北京,上海去了一位,就是我本人。每位專家負責一二十個智慧城市的建設情況評估。
當時我負責了二十個城市的評估,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湖北宜昌。大家除了評估一兩百個申報的智慧城市,也交流接下來的城市發展。
當初的智能城市,到後來的智慧城市,再到接下來的海綿城市,當時專家們都是有許多看法的,尤其是關於海綿城市建設,國家還有配套的支持。
今天許多人看到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河南鄭州要花幾百個億搞海綿城市建設。如今大家看新聞才知道,而我對海綿城市,包括對更早的智慧城市,以及智能城市,是稍微有多些了解的。
作為一個內行,智能城市也好,智慧城市也好,還是最近五六年非常吃香的新概念海綿城市,其實都繞不開一個實際問題,那就是錢花了,建設搞了,項目也驗收了,國家的配套支持也拿到了,但實際效果能不能經得起實踐歷史人民的嚴格檢驗。
這次驚人的中原水災發生的時候,我正好在參觀元朝時期的水閘遺址,當時工程師設計了六處水閘,每處都非常堅固,遺址距今已經七百年了,依然可以看出,當時巨大的海潮沿江而上,而水閘卻固若金湯。
當然從設計上,師承了宋代的營造法式,而我深入觀察下來,之所以歷經七百年依然牢靠,關鍵的關鍵在於,水閘的地基,打得非常的牢靠:第一,最下方,是幾十米長的巨木,經過滾油和碳化工藝,直接打到了地下幾十米深。
第二,相當於基樁的上面,鋪設的是橫木,也是滾油和碳化處理的,然後才是同樣碳化處理過的木條,木條上面是平整的石條,石條上面是碎石層。第三,為了保護水閘,在迎接浪潮衝擊的外圍,還打下了數千根滾油和碳化處理過的巨木樁,依據海潮來勢,對浪潮的巨大衝擊力加以化解。
本人是學飛機設計出生的,從設計和流體力學角度去評估,我也是非常佩服宋元時期古人的水閘及配套設施的設計智慧的。更不用說水閘下方的地基了,那簡直是令人嘆為觀止,也是目前我國和世界上規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水利工程典範:
我參觀以上遺址之時,正是傾盆大雨澆灌中原大地之時,看着朋友圈傳來的無數令人揪心的圖片、視頻,我思考了很多很多。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所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這些層出不窮的新概念,主要都是從國外舶來的,它們都有各自的硬傷。
從所有老百姓都搞得懂的角度來說,比如對於海綿城市,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水的去向問題,那麼表面文章做得再漂亮,一遇到大暴雨就立馬現了原形。大家可以看看今天各大媒體報道的這幾張圖片,尤其是最後一張:
浮土之上,只有淺淺的一層水泥砂石,最上面是做面子工程的地磚,這樣的工程,我走遍了神州大地,東西南北中,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面子工程,別說百年難遇的大雨,就算是普通的大雨,也可能把底下的浮土掏空。我們再看看宋元時期中華先人們搞的地基:
請大家注意,地下負幾十米,一直到地下負八米,都是滾油和碳化工藝的,可以歷經千年的巨木基礎樁,往上是碳化的木樑,再是碳化木板,負七米處,是非常厚實的石板,上面再鋪設了厚達七米(相當於兩層多樓的高度)的礫石。
我們不要說按照以上古人的地基建設標準,哪怕是偷工減料十倍,比古人簡單十倍,只要是按照基礎樁,梁,板,石板,礫石,這樣的順序來打下的地基,我估計鄭州人行道上那棵樹不會直接往地下長。
再多的話,我就不多說了。越是往專業里講,越是得罪無數業內人士。畢竟都是國外舶來的新概念,畢竟都是經過了專家的論證,畢竟項目都是成功驗收了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次的中原水災提醒了我們,那些新概念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不要搞成了虛頭八腦的東西。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新語)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