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強調「上半年國民經濟恢復向好」,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但往細里分析,尤其看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表面的增長掩蓋着深層的困境,法新社以「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出現欺騙性反彈」標題。不少人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形勢嚴峻。
從官方數據看,第二季度國內經濟環比僅僅增長0.8%,不到第一季度環比增速2.2%的一半。專家認為這一結果反映的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疲軟、民營部門投資低迷、出口形勢逆轉。
第二季度經濟增幅從第一季度的4.5%增至6.3%,但低於此前美國、法國、英國的三家媒體機構—彭博社、法新社以及路透社的預測,三家機構對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7.1%、7.1%、7.3%。
而且這一經濟同比增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比較基數偏低。2022年,中國政府採取極其嚴酷的動態清零政策,到處封城封省,對經濟發展造成重創,GDP僅增0.4%,今年第二季以去年同期GDP為基數計算,數據存在着相當嚴重的扭曲。
即便對這一增幅數據也有人質疑,因為投資、出口都在下降,消費謹慎,GDP居然還能增長6.3%,這一數據從何而來?
以往帶動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是出口,今年上半年出口高達16634億美元,但同比去年同期的17323億美元,降幅為4.0%。6月份出口達26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297億美元相比,跌幅高達20.2%。
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降幅10.4%,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比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16.0%。
因此,可以說第二季度中國經濟環比幾無增長,更嚴重的是青年失業率繼續攀升。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從5月份的20.8%升至6月份的21.3%,這意味着,中國這一年齡段的青年人中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失業,創下2018年有該項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中國在去年末終結動態清零政策後在一些行業期待的復甦仍未顯現,第二季度以來,這一復甦已趨於乏力。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市場曾寄望於中國消費者能夠推動經濟持續復甦,同時希望長期下行的房地產業出現轉機,從而在出口需求減弱的情況下提振經濟,「周一的數據暗示這種希望是錯付了。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僅增長0.2%,這表明家庭對消費持謹慎態度。有經濟學家稱,家庭的謹慎反映了對就業和更廣泛經濟的焦慮,以及疫情帶來的仍未痊癒的傷痕,比如收入和工作崗位減少。」
滙豐銀行經濟學家辛二林(Erin Xin)告訴法新社記者:「第二季度,由於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下降,拖累了出口,房地產行業疲軟,國內需求普遍不足,使復甦的勢頭失去了動力」。
法新社分析說,中國的官方經濟增長數據具有明顯的政治性,容易受到質疑,但考慮到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規模,這些數據始終受到密切關注。
美國中國問題專業公司「透視中國」(SinoInsider)的分析師警告說,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經濟進一步嚴重惡化的跡象」。他還指出,長期以來一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房地產業仍然深陷危機,威脅着開發商的生存。因此,「透視中國」認為,我們應該「對官方數據持懷疑態度」。
華爾街日報援引穆迪分析經濟學家Harry Murphy Cruise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中國經濟復甦正從糟糕局面走向更糟糕的局面;對中國來說,2023年愈發像是乏善可陳的一年。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