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無人機與魚叉飛彈將成扭轉台海戰局的殺手鐧

紀永添
2020-09-29
image
以目前MQ-9B無人機的巡航高度,將可以一次監控數千公里的海域,在海峽中線以東飛行,就能一目了然中國沿岸的敵艦動態與軍港情況。(翻攝自U.S. AIR FORCE)

近日外國媒體報導,美國將出售多項武器給台灣,其中爭議比較大的是死神無人機與魚叉飛彈的採購。原因在於台灣本身也在發展騰雲無人機、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陸基反艦飛彈,突然政策大轉彎,改向美國採購,無疑會影響國造武器的生產部署。特別是陸基魚叉反艦飛彈的採購數量龐大,金額極高,絕對會影響各軍種的既定建軍計畫,因此引發不小的批評聲浪。此外,這兩項軍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拍板定案,不像別的軍購案經長期討論,整合內外部意見後才成案,所以更讓人質疑,是否又是美方強硬要求國軍採購不適合台海防禦作戰的武器?才會出現如此的轉折。不過,這兩項先後出現的軍購案,絕不能分開來看,因為這兩種系統要組合在一起,才是最致命的攻擊武器,美國此次出售的是能扭轉戰局的殺手鐧,難怪國軍會如此心動。 

能扭轉戰局的殺手鐧 

這兩項武器若分開來看,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雖然傳出台灣將採購的都是較為先進的型號,可以強化國軍的戰力。但國軍陸基型的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早就已經服役部署,甚至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正在發展增程型,其速度與射程都更勝陸基型魚叉飛彈。關鍵在於美軍近年來極為強調要將所有的武器整合成一個系統,利用網路資料鏈讓戰機、軍艦、雷達、無人機、飛彈都可以即時分享資料,使戰力更為加乘。

簡單來說,美軍出售給台灣的無人機可以讓國軍快速掌握周邊海域、甚至是東海或南海的敵方艦艇動態,而隱藏在台灣沿岸各陣地的陸基魚叉飛彈,可以瞬間從資料鏈中取得這些資料,只要按鈕發射就能立刻攻擊這些艦艇,台灣若能藉此重創解放軍的海上艦隊或是登陸船團,則在這場海島防禦作戰中,已先立於不敗之地。 

那為什麼台灣的騰雲無人機沒有辦法達成這樣的作戰能力,原因在於中科院所自行發展的無人機,目前還沒有辦法整合進美軍的資料鏈中,同時在偵搜能力上也還略遜一籌。美國此次要出售的是MQ-9死神無人機的最新改良型MQ-9B,台灣可能採購的是專為海洋情搜、監視、偵察所發展出來的版本。這款又被稱為海洋守護者(SeaGuardian)的先進無人機,不止擁有40小時以上的滯空能力,能夠長時間執行任務,也傳出美國將一併提供給台灣專用的衛星通訊頻道,讓這款無人機的飛行範圍,突破無線電遙控距離。再加上台灣已要求採用與P-3C反潛機同一等級,具備逆合成孔徑成像技術(ISAR)的SeaVue多重模式360度對海搜索雷達,以取代原有的Lynx雷達,再搭配MTS-B光電/紅外線偵搜系統,讓台灣的MQ-9B擁有極強的監控能力。 

MQ-9B無人機讓陸基魚叉飛彈具備遠程攻擊力 

以目前MQ-9B無人機的巡航高度,再加上各種偵察設備,將可以一次監控數千公里的海域,甚至在海峽中線以東飛行,就能一目了然中國沿岸的敵艦動態與軍港情況。搭配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與MQ-9B的雷達影像比對,讓這款專為海上作戰設計的無人機,能提供非常珍貴的情報。視距外作戰最強調「看得到才打得到」,MQ-9B無人機只要一升空,台灣的陸基魚叉飛彈系統就擁有超越地平線的視野,讓海軍能「看得到」。軍方雖然為陸基魚叉飛彈採購案取了一個低調的名字叫「岸防巡弋飛彈(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 , CDCM)」系統,卻暗示台灣所購買的很可能是魚叉反艦飛彈Block II+,甚至是擁有更遠程攻擊能力的增程型魚叉反艦飛彈Block II+ ER。由於這兩種構型的飛彈射程都很長,已等同於巡弋飛彈,而讓海軍能「打得到」。

其實波音的魚叉飛彈系列從Block II構型開始,就已經擁有初步的「海岸目標壓制模式(Coastal Target Suppression Mode)」。台灣空軍所配備的AGM-84L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就屬於Block II構型,可以攻擊敵方海岸線上的重要目標,如對海搜索雷達、陸基反艦飛彈、港口設施,甚至是停泊在港內的艦艇。隨後發展出來的Block II+ 構型,進一步強化了導航與識別船艦的性能,讓飛彈能更準確地飛抵目標區,不易受到地形地物或敵方干擾、大幅提升反艦與攻陸的成功率。還引進了「聯網武器(Network Enabled Weapon , NEW)」的概念,讓魚叉飛彈在發射升空後,能直接接收所有友軍單位資料鏈所提供的即時資訊,修正飛行路徑與目標資料。這代表在空中的MQ-9B無人機也能提供敵方的最新動態,給予發射後的魚叉反艦飛彈,以增加命中率。 

無人機變成飛彈的眼睛與耳朵 

過去飛彈所採用的資料鏈,大多是與發射者的射控系統做雙向連結,在飛彈發射以後,可以透過這個資料鏈,繼續取得最新的資料。

雖然說發射魚叉飛彈的軍艦或戰機,本身也可以透過資料鏈,與附近友軍交換最新的作戰情資,但是隨著飛彈射程越來越長,這些資訊還要透過在後方的軍艦或戰機中轉,效率較差。同時發射了魚叉飛彈的軍艦或戰機,可能還要繼續接戰,或是受到干擾,甚至被擊毀而失去中轉的能力。

新的聯網武器系統,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讓發射以後的每一枚飛彈都能不斷從友軍單位接收最新的敵方情資。這除了更有時效性外,多個資訊來源也可以進行比對,將敵方干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大幅增加飛彈的抗干擾能力與攻擊成功率。這種聯網武器的概念,等於是讓戰區裡的所有機艦、無人機都變成飛彈的眼睛與耳朵。 

台灣過去花費巨資投資「博勝案」,建置Link-16資料鏈系統。包括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空軍的IDF與F-16V戰機、P-3C反潛巡邏機、地面防空飛彈系統,都擁有即時交換作戰情資的能力。但這些已安裝Link-16資料鏈的武器系統,有些用於對空、對海作戰,有些是固定於台灣本島的裝備,都比不上MQ-9B的強大機動偵搜能力。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無人機有不怕傷亡的優點,在戰時可以冒險靠近敵方海岸,獲取更詳細的資料,並引導陸基魚叉飛彈發動攻擊。特別是台灣極有可能會購買Block II+ ER構型,其射程已提升到240~300公里之間,打擊範圍更廣,也更能深入海岸線。若未來分別部署於台灣南北端,則中國東南沿岸的大半港口都在射程內,還能封鎖台灣海峽的南北出入口,讓敵方艦艇不敢在台灣附近海域集結,大幅降低海上威脅。 

雖然購買MQ-9B無人機與陸基魚叉飛彈,一定會排擠其他國造武器的研發採購預算,但對於國防自主也不一定完全沒助益。

台灣採購MQ-9B無人機後,國軍可以參考其操作介面與使用情況,進一步改善自製的騰雲無人機。擁有衛星通訊操作能力MQ-9B無人機可以負責中、遠程的偵搜任務,讓操作距離較短的騰雲無人機與銳鳶無人機執行近海巡邏。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雖然無法與MQ-9B無人機直接連線,不過MQ-9B無人機偵搜的資料,還是可以透過國軍的作戰系統或Link-16資料鏈,傳遞給雄二或雄三的發射單位,雖然在時效上無法與陸基魚叉飛彈相比,但可以讓雄二或雄三擔任第二波打擊,甚至能評估第一波飛彈攻擊結果後,調整第二波攻擊,發射雄二E巡弋飛彈或由戰機發射萬劍彈來壓制敵方的岸上目標。

美軍開通資料鏈可能比真正派兵有用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常常在討論若台灣遭到攻擊,美軍是否會來救援。不過美軍出兵的定義為何?卻比較少人討論。或許多數台灣人會認為,美軍救援台灣要像過去的96年飛彈危機一樣,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或是真的派出美軍士兵踏上台灣土地,才算是真正伸出援手。

只是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現在開通資料鏈的連結,可能還比真正派兵來台灣還有用。

在中、美關係陷入緊張後,美國的偵察機不斷出現在東海、台灣海峽、南海與巴士海峽附近,美國海軍的P-8A巡邏機能偵巡廣大的海域,空軍的E-8C不止有指揮管理的功能,也具備極強的地面情搜能力,陸軍的ARTEMIS偵察機更能快速標定敵方地面目標。若戰時美軍願意分享這些作戰情資,利用資料鏈即時傳輸給台灣,引導包括陸基魚叉飛彈在內的武器進行攻擊,將讓台灣的勝算大增。 

就因為MQ-9B無人機與陸基魚叉飛彈的組合,擁有非常致命的打擊能力,也被視為是美、台進一步軍事合作的基礎,因此讓國軍的建軍計畫出現大轉折。無可諱言地,這會影響之前努力追求的國防自主能力,但在外敵當前、國際情勢遽變的情勢下,台灣一來急需更先進的武器,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防衛力量,二來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也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重要國家戰略,因此這筆軍購案不能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來評估。

而即使分開來看,MQ-9B無人機若能運用得當,也將大幅提升國軍對周邊海域與中國沿岸的掌握與偵搜能力。

陸基魚叉飛彈的高機動部署能力,也讓台灣擁有另一套不易被解放軍摧毀,可用來伏擊中國登陸船團的最後王牌。這是台灣在短時間內能快速取得,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武器系統,是兵凶戰危的情勢下,所不得不為的投資。 

發展不對稱戰力的必要投資 

在這一波國際情勢的轉變下,台灣又獲得了採購武器的良機。上一次是蘇聯瀕臨解體之時,中國爆發64天安門事件,導致國際紛紛對中國展開制裁,也對出售武器給台灣開了綠燈。當時台灣從法國購買了幻象2000戰機與拉法葉艦,稍後也從美國購買了F-16A/B Block 20戰機與諸多武器,讓台灣在那幾年不斷蟬聯世界第一大武器進口國。

但從事後來看,當時國軍擔心機會轉瞬即逝,因此一次從法國購買太多幻象戰機所使用的空對空飛彈,導致後來同時過期,另外一些武器的採購也缺乏長遠規劃。

在此次美國又大舉對台軍售之際,政府與國軍目前最需要努力去做的,是擬定輕重緩急,仔細思考防衛嚇阻的迫切之需,盡力爭取工業合作與技術轉移,在台灣本地建立維修檢測能量,同時詳細向國人說明,以爭取支持,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全文轉自上報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