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墨西哥地方檢察機關向路透社等國際媒體證實,在墨西哥西南瓦哈卡州(Oaxaca)的海灘上發現8名中國公民的遺體。據悉,這8人試圖乘船從墨西哥進入美國,該路線十分危險,經常發生意外。悲劇引發關注,話題「中國人冒死走線美國」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3月29日,一艘由墨西哥人運營,試圖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的船隻遭遇船難,船上8名中國公民遇難,包括七女一男,遇難者的遺體在墨西哥西南瓦哈卡州(Oaxaca)的海灘上被發現。
根據墨西哥瓦哈卡州(Oaxaca)檢察官辦公室發表的聲明,八名遇難者乘船離開墨西哥的塔帕丘拉(Tapachula),在途中翻船,導致八人喪生,只有一人倖存下來。
據悉,發生海遇的路徑是一條熱門但危險的偷渡美國的路線。
危險的路線
BBC引述來自中國武漢,於2021年底從中美洲穿越雨林入境美國的走線客楊鑫稱,這次翻船意外在美國走線群組中引發熱議。他稱,那條海路很多人走但也很危險。
通過「走線」入境美國的網友「@皮皮魯在美國」在社媒平台X(前推特)發文:「這海水冷嗎?他們有孩子嗎?孩子們知道自己的父母去哪裡嗎?他們又是誰家的孩子?白髮父母知道這個新聞會怎樣啊?是什麼讓他們拋棄家裡的一切來到這裡?那一夜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沒有人會告訴我,除了畫面上的浪花!」
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皮皮魯」稱,此次船隻傾覆並非「走線」路上發生的第一起傷亡事故。他說:「(走線)本來就是個冒險。」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名於2022年底經由這一海上路線抵達美國的中國移民艾里斯‧王(Iris Wang)回顧了自己的驚險歷程。她說,她乘坐的船在夜色掩護下從塔帕丘拉出發後險些在海中翻船。她解釋,自己選擇乘船而不是巴士是為了避免在路上遇到警察,但她並沒有預料到這條路的危險性。她說:「那幾個小時是一場惡夢,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這太可怕了。」
王女士回憶,當時,她和逾36名移民擠在一艘船上。太擠了,只能盤腿而坐,根本無法動彈。船在午夜後出發,立即在漆黑的海洋中遭遇了猛烈的風暴。她說:「我們都嚇得渾身發抖。海浪太高了,我們被反覆推向空中……然後墜到船底,發出痛苦的『砰』的聲音。如果被推得再高一點,我們就被打出船外……。我不停地顫抖、哭泣,心裡默默地念着:我不能就這樣死了。」
回顧這段旅程時,王女士為自己還活着感到無比幸運。她說:「我再也不想看到夜裡的大海了。」
自由亞洲引述中國民主黨常務副主席界立建表示,此次發生事故的水路並非「走線」入美的常規路線,與通過陸路北上相比,水路的成本反而更高。他說:「為了躲避鄰近城市、一些區域的海上案件巡查,他們會走浪比較大、海域比較寬的區域跨海而過,(與陸路相比)時間也會縮短一些……。海上環境確實是兇險莫測,但走的話可以避免很多不利因素。比如,陸地上可能會有邊檢盤查、驅逐、收取高昂的過路費,還有民間的搶劫團伙搜刮財物,路途上也是比較辛苦。」
中國人為什麼鋌而走險?
BBC引述相關統計數據報導稱,僅2023年,在美墨邊境被拘留的中國公民人數就超過了3.7萬人,達到2021年的五十倍。
界立建分析說:「三年疫情已經把很多人逼醒了,原來可能是歲月靜好,三年疫情後發現中國政府這種獨裁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更多的是,底層人民對經濟上沒有任何希望,抱着試一試、能來美就來美的態度,很多都是為了經濟的目的逃離到美國來。」
界立建接着表示,因為目前「走線」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各種蛇頭為了賺取中介費,對美國美好生活的大肆宣傳,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人鋌而走險。
對於中國的走線潮,「皮皮魯」則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大地震前總有一些動物要逃跑,這就是一個徵兆。現在馬上快來地震了,只能這樣說。」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離開中國
CNN在1月份發表的一篇報導中稱,中國走線青年、28歲的鄭世清(Zheng Shiqing)直言:「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生存真的很艱難。活着實在太難了。不用想賺錢,因為你在被那些上層階級剝削。」
鄭世清表示,自己做過不同的工作,包括在製造蘋果智能手機零部件的裝配線上工作。COVID大流行期間,他被關在另一家製造互聯網路由器的工廠里,無法離開。封鎖結束後,鄭換了另一份工作,他說在那裡他的工資從未得到支付,即使在他提出正式投訴後也是如此。他說:「沒有出路……除非你的父母是官員或商人。但如果你來自底層,即使你結婚生子,你還是會走老路……想想都痛苦……,我真希望自己從未出生……活着太累了。」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1世紀中國中心主任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很驚訝地看到有這麼多中國人踏上從南美洲再到美國的危險旅程。這與政治動盪期間中國移民形成鮮明對比。他說:「這表明很大一部分人口正處於經濟困境。」
CNN在評論中稱,經濟困境並非是讓中國人決定冒險走線的唯一原因,而是因為在習近平的領導下,當局對老百姓生活各方面日益嚴密的控制,令中國人感到失望。一些人因無法忍受當局對言論自由、公民社會和宗教的全面鎮壓而選擇離開。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