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COVID-19疫情、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掀起撤資浪潮。國際服裝品牌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國家,日本佳能關閉在中國逾30年工廠,德國大眾和豐田汽車也關閉天津部分工廠。
據第一財經網1月18日報道,中國海關統計顯示,2021年1至11月,中國服裝出口達159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4%,創2015年來同期新高,但安永諮詢服務合伙人周亮認為這一成績並不牢靠。
周亮解釋說,這是疫情帶來的產能的暫時性回歸。隨着成本的上升,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有大量產能從沿海轉移,流向了東南亞國家。疫情後,沿海地區的企業將加速轉移或轉型。
東南亞已經成為多數國際服裝品牌代工的首選目的地,取代了中國的地位。有數據顯示,2013年,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90%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到2021年,越南、孟加拉等國在內的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優衣庫代工廠比例已上升至40%。
2009年,加拿大運動服裝品牌Lululemon有75%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僅有8%在東南亞,而到了2020年,留在中國的代工產能僅剩9%,占比排在越南、柬埔寨和斯里蘭卡之後,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的產能已占據80%以上,情況發生了變化。
莎美娜集團是運動品牌耐克的代工商之一,在蘇州崑山擁有製衣廠,但其在20年前就已開始在東南亞建廠。據報道,莎美娜董事長周雅玲表示,這10年中國人工成本高了,很多國內的企業都開始去越南、柬埔寨。
據了解,在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的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已近千家,到南亞如孟加拉國投資的企業也有百餘家。
除了服裝公司縮減在中國的產能之外,在中國設廠32年、最早進入珠海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的日本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於1月12日也發公告稱,因近年來全球照相機市場急劇萎縮,及新冠肺炎長期肆虐,公司經營面臨空前困難,總部不得不對集團整體經營架構進行調整,經慎重研究,作出了艱難決定:終止公司生產。
佳能中國回應界面新聞查詢時表示,佳能計劃關閉位於珠海的部分生產線,該生產線主要生產數碼相機產品。
時事評論人士畢鑫在1月17日告訴自由亞洲電台,日本佳能珠海企業關閉的真實原因,不像是經營不善,「其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財報顯示,佳能盈利1549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5.2倍,而相機影像部門掙了567億日元,而且佳能的高端單反相機的需求量一直很高。佳能總部的業務是掙錢的,相機業務也是掙錢的。」
畢鑫表示,日本佳能公司可能是在產業環境轉移。畢鑫說,「目前,佳能共有7個相機產品生產基地,其中4個在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及珠海各一個工廠。它撤走在珠海的生產線轉向東南亞國家,不影響佳能的發展。」
此外,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相關負責人於1月14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受天津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工廠和一汽-大眾天津工廠已經在1月10日關閉。
一汽豐田也證實,受疫情影響,其位於天津的工廠已暫停生產,將會儘快恢復運營。
據了解,一汽豐田在天津工廠主要生產包括亞洲獅、皇冠陸放等車型。官方數據顯示,一汽豐田2021年累計銷量約為86萬輛,同比增長8%。
河北學者孫強認為,最近幾年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掀起撤資浪潮,表明中國經濟環境已經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他預測在疫情下,將有更多的外資企業選擇離開中國。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