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官方用的是什麼維護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的藉口,某些城市管制萬聖節裝扮的真實原因有且只有一個:
他們心虛,有太多不願讓市民觸碰的瘡疤,他們心虛,害怕來自公共場合的行為藝術諷刺,他們心虛,所以這也不行那也不讓。
這實在是非常可悲。

萬聖節被市民選擇作為公共表達的渠道,本身已經是退了一萬步的妥協,官方其實完全可以與市民良性互動,進一步消解那些「特別裝扮」的政治意味,將萬聖節裝扮遊行作為 一個很好的社會減壓閥。只可惜,他們太過心虛,完全沒有信心和市民良性互動,最終只能一刀切禁止萬聖節「奇裝異服」。

在萬聖節裝扮成特定人物,甚至把自己裝扮成物品,一部分人單純是為了玩兒,一部分人則是寄託某種意義,表達某個主張。但因為有節日習俗的保護,無論多麼嚴肅或傷痛的話題,都完全可以解讀為「搞怪」,解讀為「戲謔」,可以不用嚴肅回應,更不用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自信點,OK?

版權聲明: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