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追夢「一夜暴富」?中國2024年彩票銷售創40年新高

美國之音
2025-02-14
image
圖為深圳一家彩票站。(網路圖片)

中國去年的彩票銷售額達到6200億元人民幣(約84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若按3億彩民計算,等於人均開支2000多元人民幣在力搏發財夢。有專家分析,中國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使得不少人將購買彩票視為「翻身的寄託」。然而,也有專家指出,中國彩票收入的主力來源是體育彩票(體彩),尤其在青壯年男性群體中,足球賽事的熱度極高,「刺激、又可以愛國和中獎」,因此推升中國體彩規模居全球之冠。

據中國財政部最新統計,中國2024年彩票銷售總額達6234.8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7.6%,創下自1984年彩票發行以來的歷史新高。

其中,體彩收入占比高達66%,共銷售4155.30億元人民幣,年增7.9%,而福利彩票(福彩)則銷售2079.56億元人民幣,年增7%。

若以地區分,除湖北省外,全中國其他省份的彩票銷量均走升,尤以浙江、湖南、廣東和安徽居首。

不過,對此熱點新聞,微博網民反應極度冷淡,例如,#去年我國彩票銷售超6000億元創新高#的詞條,閱讀量不過16萬,評論區也罕見地僅有一兩人留言,且多為負評。

例如,針對全中國人口算出2024年人均購彩金額442.8元人民幣的一則相關新聞,江蘇微博網民「gdyh2015」在評論區留言反諷:「很好。等於我少交了442.8元(人民幣)的智商稅。」

地方彩票買氣冷淡?

雖然全國彩票銷售數字火紅,但一家位於廣東、不願具名的福彩店老闆告訴美國之音,投注站越開越多,他的業績和疫後冷清的逛街人潮一樣,仍「難提得上來」,以前會順手多買幾張的客戶,「現在很理性」,同行間也不再聽聞一出手就是買上萬注的大戶,至於年輕人仍只買即開型彩票,但這類刮刮樂印製程序繁複,去年中旬一度供不上貨。

福彩店老闆說:「那種10塊、20塊(人民幣)小額的(刮刮樂)……之前一個(年輕)客戶就說『我下班,我周一買一張,刮到周五,剛好是五行,刮完的話,我中了,就可以去吃個麻辣燙、吃個小火鍋什麼的』,生活有點情趣嘛!」

這位店主說,開福彩店的成本雖不高,也有7%的保障提成,但在廣東省的店租就算低至每月七八千人民幣,也得賣出10萬-15萬的彩票才能打平,更何況大城市店租價昂,因此,他奉勸打算投資福彩店的新手三思而行。

對於中國經濟低迷與彩票銷售火熱的鮮明反差,長期關注中國社會的X平台博主Ignatius Lee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引用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分析指出,當人們對未來缺乏信心時,更容易傾向冒險與賭博,也更可能嘗試一切依靠運氣的事。因此,他預測,如果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不僅彩票業會火熱,賭博業也會火熱(包括一般賭博和體育類賭博),甚至一般犯罪率也會上升,因為看不到希望,鋌而走險的人越來越多。」

窮人以小博大圖翻身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則說,他也連續買過兩年彩票,算算總花費幾百元人民幣,但最高只中過20元人民幣的獎金,因為賭博心態,人皆有之,也中外皆然,尤其最便宜的樂透彩票一注2元人民幣「以小博大,大家還花的起」。

不過,他研判,經濟滑坡下,人們的投注額應是縮減,但隨着失業、爛尾樓主、甚至投入彩票研究行業的人口增加了,中國彩民「基數擴大了」,這恐是彩票熱賣背後的原因,因為彩票已是這群人「翻身的寄託」。

賀江兵告訴美國之音:「還不起房貸、創業又失敗,想用這個以小博大的錢,來把房貸給還了、把以前借的那些錢給還了,這些人(彩民)是大大地增加。」

換言之,中國現在的彩民人口可能比學界保守預估的3億人還要高。

賀江兵說,他已戒買彩票,因為這幾年彩票發行機構的高官屢傳貪腐,讓他學乖,他也勸窮人別買彩票,以免「給貪官送錢」。

借彩票割窮人韭菜?

一位在中國金融體系工作過的人士也向美國之音透露,除高官貪腐外,中國彩票大獎獎池確有暗中造假情事、金流監督也不力,都讓彩票難脫「割窮人韭菜」、「幫貪官洗錢」的污名。

現居住美國紐約的X平台博主推特羅翔就堅信,「彩票就是中共用來收割中國彩民的的一個作弊工具」,除彩票屢傳中獎潛規則事件外,大獎也常不公開領獎人身份或有內部人領獎之嫌。

他告訴美國之音,他過去在中國時也常買彩票,以做慈善的心態,不在乎中獎,但看到中共慈善機構的腐敗和彩票發行的內幕後,就不再買過一注彩票。

羅翔曾推文舉例,2023年底,當時福彩快樂8累計的2.57億人民幣獎金池,竟被一彩民中近5萬注同一組號碼的一等獎給狂攬走2.2億人民幣,這概率之小一度引發中國彩民質疑聲四起,最後雖不了了之,但海外華人推友仍普遍認定,有作弊情況。

例如,推友「dg2046」留言道,「(當局)作弊都不知道怎麼幹,太傻了。任何制度,只要沒有相互監督,最後肯定是赤裸裸的搶劫。」

另一名推友「一去心知更不歸」也留言附和說,她「從不買彩票,因為中國彩票開獎和中獎完全是暗箱操作。毫無公正可言。」

更有推友「廢都草民」說,這事「讓人回憶起劉亮福彩寶馬案。」

2004年,陝西西安爆發震驚全國的「劉亮福彩寶馬案」。事件源於彩票銷售環節的一系列舞弊與管理漏洞,包括編碼錯誤、未能及時撤回包含寶馬特等獎的信封袋等,最終導致劉亮意外抽中一輛寶馬名車。此事曝光後,引發社會對彩票行業誠信的廣泛質疑,並揭露出彩票銷售背後的舞弊黑幕。案件調查揭示,相關人員涉嫌操作彩票結果,最終兩名涉案銷售人員分別被判處17至19年有期徒刑,而當地彩票發行中心主任因受賄罪名成立,被判處13年徒刑。

對此,在台北的台灣科技大學名譽教授劉代洋說,彩票公信力不容挑戰,一旦被挑戰,對彩票銷售將造成極大殺傷力,西安福彩寶馬案就是一例,當時一度重挫中國的體彩市場,尤其當年度的銷售額一落千丈。

劉代洋從事彩票研究長達30年,曾擔任台灣彩券與博彩研究中心主任,並受邀擔任中國多個省市彩票發行機構的顧問,提供專業諮詢與授課指導。

體彩熱賣,銷售居全球之冠

不過,劉代洋分析,中國彩票市場的增長恐跟經濟景氣關連不大,因為彩民十之八九都是抱着娛樂好玩的心態,花點小錢,幻想發財,真正變成舉債買彩票的問題賭徒者還是少數,「大概低於10%」。

他說,近幾年,中國體彩市場逆勢成長並大賣,除歸功於中國體育迷人口大增外,也因竟猜型的體彩「太刺激」。

劉代洋告訴美國之音:「體育彩票(銷售額)現在是福利彩票的一倍,為什麼這原因呢?就是競猜型(體彩)太刺激了,你想想看,賭這個世界盃的足球賽、賭(中國)大陸參加奧運比賽,這多麼刺激,又可以愛國、又可以中獎、又可以針對你喜歡的比賽去投注。」

他說,中國彩民還有個奇特的現象,雖然中國足球隊表現差強人意,但無損他們對足球賽事的熱愛,尤其在青壯年齡層的男性彩民中,足球相關的體彩賣得火熱。

劉代洋說,以單一發行市場來評比,中國的體彩銷售於2023年仍高居全世界第一大,而福彩銷售則是全世界第二大。

不過他也表示,中國這兩大彩票發行單位——民政部和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常互相對立,尤其福彩和體彩兩大彩種的玩法有高達七成的雷同度,也讓兩大發行機構因激烈競爭而成了死對頭。

猜你喜歡

一輩子都沒能離開小鎮的人

呂張中  2025-02-18

在深夜的圖書館中轉人生

小晝  2025-02-17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