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奧運選手是機器製造出來的 目的只為贏金牌

法廣
2021-08-02
image
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廖秋雲(網絡圖片)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指出:中國的體育體制生根於蘇聯模式,為了最大限度地拿金牌,政府把重點放在那些在西方資金不足的不太知名的項目,或那些有多枚奧運金牌可贏的項目上。女子舉重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成為比賽項目後,一直是北京奧運金牌戰略的理想目標。

對大多數體育大國的運動員來說,女子舉重這項運動是小眾事業,這意味着西方的女子舉重運動員在爭取資金上有困難。而且舉重比賽有多個體重級別,有拿下四枚金牌的可能性。因此雙臂展開長度令人讚嘆的農村女孩被指揮去練舉重。 

對女子舉重運動員來說,中國的體育制度要她們付出的代價尤其高。雖然跳水和體操運動員必須與國家分享代言協議的收益,但他們至少可以在退役後充分利用自己的名聲。而廣告商們往往對女子舉重運動員不感興趣。 

一個例子是,一位曾經的國家舉重冠軍退役後窮困潦倒,靠一份公共澡堂的工作謀生。她還長了鬍子,她說那是她年輕時被迫服激素的結果。 

2017年,在對舊樣品進行重新檢測後,中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四枚女子舉重金牌中的三枚被取消,因為檢測發現了違禁物質。 

舉重運動中興奮劑泛濫,中國並不是唯一被發現違規的國家。但是,個人決定使用興奮劑與國家指導兒童使用興奮劑不是一碼事。

對中國的體育機器製造出來的運動員來說,多年的艱苦努力仍可能在奧運會的激烈競爭時刻付諸東流。周一在東京參加55公斤級舉重比賽的選手廖秋雲是以世界冠軍的身份參賽的。廖秋雲周一走上賽台時,臉上的表情在決心與無奈之間。一名菲律賓選手在比賽的最後時刻超過了廖秋雲,拿下了金牌。 

比賽結束後,26歲的廖秋雲站在那裡哭了起來,有點喘不過氣來。眼睛紅紅的廖秋雲回答了中國記者的提問。一名記者說,獲得銀牌也是一個偉大成就。廖秋雲低頭看着地板。多年來抗拒不饒人的重量和引力造成的創傷,沉重地壓在廖秋雲的身上。「很多年了,一直都有,」她提到自己的傷時說。「反反覆覆一直都有。」 

中國政府的重點一直是那些可以通過機械動作來完善的項目,而不是那些需要多個運動員不可預測的互動項目。除女子排球外,中國從未獲得過大型集體項目的奧運金牌。 

中國自1984年以來贏得的奧運金牌總數的近75%集中在六個項目上:乒乓球、射擊、跳水、羽毛球、體操和舉重,這並非巧合。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金牌由女子冠軍獲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代表團中近70%是女性。 

摘自紐約時報:「不惜一切代價:奧運金牌背後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