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藥療效差 上海政協吁當局保障患者用藥選擇權

方泠卉
2025-01-21
image
北京一家醫院的呼吸科門診。(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醫保局將外國進口藥從醫保剔除,改用國產藥取代後,頻頻出現國產麻醉藥無法使患者入睡、高血壓藥無法有效降壓等療效未達預期的問題。為此,上海市政協20多名委員近期聯署提案,呼籲當局保障患者用藥選擇權。

中國財新網報導,上海市政協會議期間有20名醫療界政協委員聯署提案,直指藥品集中採購政策出現國產藥效不穩定的問題。提案主筆人、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教授表示,麻醉藥、高血壓藥、瀉藥等藥物,頻現療效不佳的反饋,醫生卻無藥可選,反映渠道也不暢通。

鄭民華說,其患有高血壓的父親,在服用國產藥後,血壓飆升至180;他本人更換降壓藥後,卻需加倍用藥量。他指出,類似問題涉及糖尿病用藥、抗生素、麻醉藥等,甚至出現藥物雜質過高引發過敏的情況。

上海市政協委員提案提出的四項建議,包括醫生評估後若認為原研藥對患者更為適用,應可在處方中明確標註;對某些複雜的病種或重大疾病,醫保或醫院應開通特殊通道保障患者獲取原研藥的權利;將選擇權交還給醫師,並將療效優質的原研藥納入醫保目錄。

進口藥退出市場 衝擊患者和企業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武漢某法國藥企鄭姓員工透露,中國減少進口藥採購後,該公司去年營業額下降五成,今年情況更糟。

她說:「現在很多老年患者長期服用的一些治高血壓、糖尿病的國產藥以後,病情不穩定。現在這些老人到處問藥,有些人問自己做醫生的兒子,能不能買到原研藥,就是進口藥,因為國產藥控制不住病情。」

患者張先生表示,國產藥大多為仿製品,療效差、副作用強。他批評醫保以國產藥代替進口藥的政策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中國自2018年推行藥品集中採購政策以來,藥價大幅降低,但引發了療效、供應等問題的討論。

蘭州業內人士方先生表示,國產藥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達不到標準,進口藥退出市場的現象類似文革時期「針刺麻醉」復興。

他說,「它所有藥理藥效都達不到標準,包括針劑類藥含雜質過高,很多人打針之前做皮試,是因為藥物雜質含量過高造成的。原來手術都用進口麻醉劑,現在用國產的,這不就是文革的產物嗎?針刺麻醉是大躍進年代的產物,現在又搞起來了。所有享受高檔藥、進口藥的都是他們特權階層。」

方先生還說,此次醫保藥僅一千多種,有十多萬種藥都納入收費藥類,「一類藥好多不走醫保了,劃入丙類。丙類有15萬多種都是不能報銷,自費藥。甲類藥能報銷的沒幾種,可報銷10%到35%的一千多種,有一部分悄悄進入丙類自費的,就是特效藥、進口藥。」

猜你喜歡

集採藥就是嘴硬的差生

熊太行  2025-01-21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