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等待做百萬富翁!」這是日前在一網台《港視點》聊天提到參選「香港議會」時說的,因為倡議成立香港議會的袁弓夷與何良懋兩位,已經被香港「國安」懸紅各一百萬元通緝,因此投身參選或當選者很可能同樣被「國安」懸紅一百萬元成為「百萬富翁」!
為什麼參選?想起多年前曾經聽到一「小粉紅」問香港人:「你們香港人在1997年之前,英國人有沒有給你們現在那麼多的自由和民主?」這樣問的「小粉紅」,明顯不清楚香港人在英國人統治年代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與更大程度的民主,1997年之後香港人反而逐步遭受打壓,自由與民主每況愈下,以至慘不忍睹。
1997年之前,香港人可以醜化英女皇,可以醜化英國國歌,可以反對通過政府的財政預算案,不會被檢控刑事罪行。現在香港人不能夠批評執政者,不可以醜化國歌,不可以否決政府的財政預算案。「47人案」就因為被指意圖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誣陷所謂「癱瘓特區政府」,公然剝奪立法會議員可以「say NO」的合法權利。
後媽兇狠不同親媽
中共2020年推出「港區國安法」,2021年所謂「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實則「閹割」香港選舉制度,2024年推出「23條立法」,這些都違反了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北京中央只負責香港的國防與外交事務,實行「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
今次出來參選,就是希望通過普及而直接的一人一票選舉,簡稱「普選」或「直選」,產生一個香港人的組織,並且通過這個組織去公開關注北京中央對香港的錯誤,公開關注近年香港立法會及法院的錯誤,維護海內外香港人的權益。北京中央、香港立法會、香港特區政府,都不能代表香港人。
1997年之前,香港人一般以「移交」一詞,去形容英國人把香港於1997年移交給北京。然而,1997年之後至今,北京以「回歸」一詞取代「移交」。但問題是,香港並非「回歸」到人民百姓手中。不僅香港人沒權話事,中國人也沒權對香港話事,只有北京中央有權對香港話事。
香港於1841年從大清國手中被英國人占領,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僅僅成立於1949年,到底誰是「母親」,還真的說不清!「母親」不同於「後媽」,「後媽」不能當作是「親媽」。有的「後媽」善良,有的「後媽」兇狠。
參選關注六個方面
希望香港議會成立後,能夠做到:第一,定期舉行會議,關注香港的轉變,作出相應的回應。
第二,特別關注偽「香港立法會」的不作為,以及香港法官服從政治而非法治的錯誤。
第三,對香港2014年、2019年以來的政治審判,作出回應。
第四,聯絡各方,呼籲國際關注北京對香港的打壓。
第五,成立各專責小組,由議會成員擔任組長,邀請各方義工加入,提出建議。
第六,香港議會成員本身,以身作則做好民主示範角色,關注海內外香港人權益。
針對中共輿論經常造謠污衊爭取民主者收受金錢利益,以及香港偽「立法會」罔顧財政赤字逾千億元,偽「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等高官都不願意減薪,建議香港議會第一屆議會成員通過,明確不受薪。公務遠行,可視情況另行規定。
新聞工作教育工作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出生於中國廣東中山一條農村,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出生的時候,父母給我起的名字是「林松」。兩歲的時候,由祖父母帶了去香港生活,在香港長大,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但從來沒有中國護照,沒有中國國籍證明書。在香港九龍深水埗入讀「定遠小學」,使用「林松」這個名字,一直到中學畢業。香港身份證早期姓名英文為粵語拼音「LAM Chung」。
由於中學時期開始寫作文藝,使用「林斌」作為筆名,其後申請把身份證上登記的名字改為「林斌」,英文使用漢語拼音改為「LIN Bin」。
鄧小平於中國大陸推行「改革開放」,當時受到「認識祖國」思潮影響,成為當時第一批香港學生北上求學,從而對中國大陸有一定程度的體驗了解。也因為撰文維護魏京生及採訪內地民運人士,被扣上「反革命」這絕對是屬於光榮的政治帽子。
大學畢業返回香港之後,從事新聞工作,曾經擔任香港《中報》、《商報》、《天天日報》、《百姓》半月刊記者,香港《新報》、《金融日報》編輯,《大時代》總編輯。曾經長期撰稿於香港《信報》、《香港經濟日報》、《快報》、《亞洲周刊》、《Hong Kong Standard》等。曾應邀受聘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指導新聞系學生實習編採報刊。
投身人類靈魂工程
1991年從香港移居澳洲,1997年榮獲新南威爾斯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PhD in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博士論文題目就是《論中國的人權概念》(On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一方面一直從事新聞工作,經常在傳媒發表時事分析;一方面,在澳洲從事中文教育,擔任校長十多年。
現任澳洲粵語電台節目主播(2008年至今),澳洲多份中文報刊時事專欄作者(九十年代至今),多個不同網台嘉賓主持(2020年至今),多家中文學校校長(2009年至今)。
2011年榮獲新州州長頒發聖佐治社區服務獎個人成就獎(St George Community Award),2012年獲好市圍(Hurstville)市長頒發「澳洲日成就獎」(Australia Day Achievement Award),2014年應邀出席澳洲首都堪培拉國會議事廳內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演講會(批評中共者中罕有收到請柬者),2015年應邀出席澳洲總理晚宴,同年獲委任為澳洲新州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 NSW),2019年開始擔任Ryde市議會多元文化諮詢委員會成員。
2021年參選澳洲新州Ryde市議會,進行「𠝹票」(瓜分選票),成功令一親中共時任議員落敗下台。
從讀書的時候開始關心社會,到參與社會運動,希望透過「人類靈魂工程」,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平等、公義、博愛、法治、包容。
新南威爾斯大學 政治學博士 林 松(Dr LIN Bin JP)
(歡迎讀者意見回饋,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