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阿姨」胡友平

高伊琛
2024-07-04
image
▲2024年6月28日晚,天津,天塔點亮燈光紀念胡友平 圖/視覺中國

胡友平做過家政阿姨、保潔阿姨,開過小店,後來做了校車跟車阿姨,直到生命終止在54歲。

同事記得她「會管閒事」。有人求助,她願意幫忙。看到有人做得不對,也會站出來干涉。

見義勇為時,她正做着一份需要操心的工作。任職要求提到,校車阿姨要喜歡孩子,有愛心,有耐心,對待工作有責任心。

趁着短暫放晴,蘇州藍園芳華文化創意園的保潔員們在清理馬路邊護路磚石上的青苔。

園區裡的保潔員有七八名,都是年逾五十的女性,按她們的話說,屬於退休後再就業,早上7點半過來,下午4點半收工,一個月賺三千元左右。對於57歲的呂琴來說,這活兒勝在靈活自由,累了就能休息。2024年6月29日,她將掃把放下,坐在路邊刷手機。

手指上劃,短視頻中總能刷到一則消息:一市民勇救日本母子重傷離世,蘇州將追授其「見義勇為模範」稱號。那上面的名字和照片都清楚提醒她,見義勇為者是她熟悉的人,曾經的同事、園區的保潔領班胡友平。

呂琴不敢相信,她仔細看了蘇州市公安局6月27日發布的公示:6月24日16時許,胡友平在蘇州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發現有人持刀行兇,立即奮不顧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連捅數刀,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這個勇敢的名字,在呂琴及很多熟人的心中,具象成一個個鮮活瞬間:她會在鏡頭中展示漂亮的連衣裙,和朋友在夜色中跑步,與小姐妹到周邊城市旅遊,曬自己做的各種美食,分享生活中有趣的小片段。她總是笑得很燦爛,即便是戴着口罩也能看出眉眼彎彎。

胡友平是1969年生人。在過往人生中,她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操勞不停,作為外地人在這座城市買房紮根。她做過家政阿姨、保潔阿姨,開過一家小店,又在關店後重新出來打工,成為校車上的跟車阿姨,直到悲劇發生,生命終止在54歲。一個月後,原本是她的55歲生日。

01

「管閒事」的胡阿姨

曾經在創意園做過保安的張力在視頻中認出了胡友平,兩人共事過一年多。

保安和保潔們有時會買上幾包煙和糖果,聚在一起聊天。在他眼中,胡友平是那種「好說好笑、不會生氣」的人,性格開朗,做事細心,也負責任。

在創意園,保安們是內部直招,月薪五千出頭,保潔則是外部公司派遣,工資相對更低。當隊長或領班通常會「多給兩百塊錢帶班費」,但也要付出更多精力。張力的印象中,作為保潔領班的胡友平就屬於「比較操心的人」,見哪裡打掃得不乾淨,就協調外包團隊的保潔們再重新打掃一遍。

用另一名保安的話來說,胡友平「會管閒事」。有人求助,她願意幫忙。看到有人做得不對,也會站出來干涉。

呂琴與胡友平在2019年相識,胡友平來得更早。保潔流動性大,胡友平的其他同事們在這五年中陸陸續續離開了,有些換了工作,有些回家幫忙帶孫子,只有呂琴還留在園區。

更早的時候,胡友平還做過家政。蘇州阿姨來了家政服務公司的員工在社交平台回憶,蘇州分公司2016年3月成立,「胡阿姨」同年3月7日來登記,是「很愛笑的元老阿姨」。該公司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並不認識胡友平,是員工出於「惦念」,發文緬懷。

他們分享了胡友平當時的簡歷,頁面顯示,「胡阿姨」在2016年入行,屬於包月小時工,普通話標準,擅長做飯、搞衛生和家居整理,希望從事不住家育兒嫂的工作。頁面還有經紀人對她的評價:長相干淨清爽,溝通順暢,有親和力,擅廚藝。呂琴說,家政工每個月能賺四千多元,比園區保潔工資高,但也更辛苦。

胡友平的職業生涯在2020年出現明顯轉折。這一年,她離開熟悉的家政保潔領域,轉行做微商品牌的經銷商,在家門口租了間小鋪子。呂琴印象中,她賣過膠原蛋白,也賣過內衣褲,「她有時候來問我們要不要買」。

胡友平很認真地對待這次開店,專門為代理品牌開了抖音號,拍了形象照。照片中,她精心化過妝,短捲髮,大耳環,白襯衣配淡藍色修身西裝,一手叉腰,一手輕撫胸口,自信微笑,像個事業型女強人。她的微信頭像,至今仍是這張照片。

「胡阿姨蠻好的。」謝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胡友平與他丈母娘因做經銷商相識,在他店裡吃過飯。經銷商阿姨們大多五六十歲,是「能人」,線上推銷,線下開店,鉚足勁幹事業,「蠻有熱情」。

「校車阿姨」胡友平
▲胡友平 圖/蘇州日報

02

「操不完的心」

「她們這一代人很累。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 在謝風的印象中,身邊的阿姨們總是忙個不停,他的丈母娘便是如此,幫忙看店,在家照顧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去幼兒園接送孫子。他說,這些五六十歲的女性奮力工作,主要為了家庭,「他們老一代的哪有為自己掙錢」。

作為阿姨群體的一員,呂琴也熟悉這種「只要眼睛睜着都在操心」的狀態。她覺得,兒子結婚,給兒子帶孩子,都是必須完成的「任務」。她已經完成任務,孫女13歲,算是「帶出來了」。她想努力賺錢,補貼家裡,為下一代分擔壓力。

在他們的描述中,胡友平的路也是如此。她只有一個兒子,兩年前結婚,還沒有孫子。「任務」只完成了一半,還不到停下的時候。

開外賣店的小姚正是在這一階段認識胡友平的。兩人結識,因為胡友平在賣房子。「應該是(賣完)給兒子買婚房。」小姚回憶,她2020年正好看中這套房,當時房子翻新裝修過,很合眼緣。小區緊挨地鐵口,旁邊有醫院,總價也不貴,她通過中介牽線與房主見面。

見面時,基本上是胡友平同她溝通,其丈夫也會參與,但不主導。在她的印象中,胡友平開朗熱情,「不是那種斤斤計較難纏的」。兩人總共見過五六次,成交後,房子裡的燃氣管道有隱藏漏氣點,梅雨季節陽台天花板漏水發霉,胡友平都找人幫她維修處理。

她在幾次接觸中了解到,胡友平是蘇北淮安人,年輕時候來蘇州認識了丈夫,就定居下來結婚生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蘇州話。夫妻倆在隔壁小區還有一套自住的房子,「我買的這套面積小,他們自己也早就不住了,一直出租出去的」。 

那段時間,胡友平在賣一種減肥酵素果凍,拉着推車給客戶們一箱箱送貨,回老家開拓過市場,也曾向小姚熱情推銷過。據小姚描述,當時胡友平就是「行走的廣告」,「因為她自己減肥成功變美了」。 

這些同樣被胡友平分享在社交平台上,被評論區的小姐妹熱情誇讚過。她戴着好看的發箍,穿修身連衣裙,在視頻中舉起自家產品,笑語晏晏。

遺憾的是,她的生意只進行了一兩年時間,難以持續。經銷商們都在2022年前後轉行,另謀出路。「微商的東西並不便宜。每一級代理商都要賺到錢,到我們買的人手上就很貴了,就不好做。都賣給自己朋友們,賣完了就沒得賣了。」謝風說。

胡友平開的店鋪名叫「D·M時尚」,如今已改做菜鳥驛站,但紅色招牌保留了下來。她重新回到勞動市場,做了一段時間保潔。「我們沒有限制,感覺哪邊工資高去干兩天,後來不行,想回來了也可以。」呂琴說。

「校車阿姨」胡友平
▲胡友平曾開的店鋪,招牌被保留下來 圖/南方周末記者 高伊琛 攝

03

校車站台上的勇氣

胡友平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做校車阿姨。「應該(做了)一年多了。」呂琴回憶,當時正好有個機會,胡友平的小姐妹介紹了這份工作。在呂琴的理解中,胡友平的新工作主要是照看孩子們的安全,接送並看護他們上下車,「我們沒文化的人就是說,看小孩嘛。」

同熟悉的家政保潔領域不同,對於胡友平來說,做校車阿姨是一次新嘗試。這一職位又叫校車引導員,或保育員。蘇州高新區一名學生家長介紹,她的孩子也坐國際學校校車上下學,蘇州的校車管理非常嚴格,配有經驗豐富的司機和阿姨,每個孩子的座位是固定的,阿姨負責維護校車上的秩序,確保每個孩子系好安全帶。

校車到站之後,阿姨會核對每個站點要下車的孩子,以及來接孩子的家長身份,把孩子安全送到家長手中。阿姨基本上認識每個孩子的家長,碰上雨天堵車等狀況,阿姨會在聯絡群里實時播報。

這是份需要操心的工作。可供參考的是蘇州一家國際學校的保育員工作描述:阿姨需要根據學校安排的線路,按時按點接送學生,完成點名工作,監督學生在校車上遵守基本的行為準則,比如系好安全帶,不隨意起立走動,不打架,不喧譁。而任職要求中提到,做這份工作,要喜歡孩子,有愛心,有耐心,對待工作有責任心。

2024年6月24日16時許,胡友平服務的那輛黃色校車停在新地中心公交站。附近一家國際幼兒園的老師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新地國際公寓社區外的公交站,是許多學校校車的日常停靠點,每天放學時間都有很多家長在公交站附近等待接孩子。

新華社報道,據涉事日籍成年傷者陳述,犯罪嫌疑人行兇時,胡友平阻攔了犯罪嫌疑人並被刺傷倒地,涉事日籍成年傷者的兒子得以趁機躲開。現場目擊市民看到,胡友平先是拉住犯罪嫌疑人,又從身後抱住嫌疑人,嫌疑人反手將她刺傷,致其倒地後仍繼續追刺時,被市民、途經司機和巡警制服在馬路上。

「校車阿姨」胡友平
▲2024年6月30日,蘇州高新區新地中心公交站台 圖/南方周末記者 高伊琛 攝

胡友平離世的消息傳出後,新地中心公交站有許多市民前來送花悼念。6月29日上午10點半左右,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名醫生也去獻花,他在事發當天參與了搶救。到車站時,現場有身着黃色志願者馬甲的工作人員稱,會將花統一轉交給胡友平家屬。

「胡友平在他人面臨嚴重生命威脅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避免更多人遭受傷害,展現出英勇無畏、匡扶正義的崇高品質,有力弘揚了社會正氣。」6月27日,蘇州市公安局、蘇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提請市政府追授「見義勇為模範」稱號的公示中寫道。

「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從歹徒手中保護了無辜的婦幼,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也代表了廣大中國民眾。我們在此向胡女士的大義之舉致敬,願胡女士安息。」6月28日,日本駐華使館對胡友平的去世表示深感痛惜。

「胡友平,友好和平,對不對?」呂琴突然念叨起朋友的名字。此前,她們很少稱呼全名,而是彼此互喚「阿姨」。連日的新聞和紀念讓呂琴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胡阿姨」已經走了,在走之前,她做了一件勇敢的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南方人物周刊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