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新聞報導,當前中美較量的領域除了病毒溯源、貿易協議、華為、香港,又加上一個航空業領域。
上周,美國政府指責中國阻撓美國航空公司恢復往來中國航班的要求。作為報復,美國政府要求幾家中國航空公司提交航班時刻表。中美在航班復飛問題上互相限制,可能令疫情中損失慘重的航空業雪上加霜。
中國民航局在3月29日開始執行「五個一」政策,即一家航空公司在一個國家保留一條航線,一周一個航班。但這一政策與美國的復飛計劃可能衝突。已經有計劃復飛中國的一些國際航空公司,已經開始銷售機票,如果復飛申請無法獲得中國民航局的復准,可能會迎來新一輪退票潮。
作為反制措施,美國交通部要求中國航空公司在5月27日前報備航線信息,並規定報備要提前30天,這能意味着,5月27日只能報備6月27日之後的航班,期間30天中國航司能否往來美國存在無法執飛的可能性。
航空業復甦雪上加霜
疫情時全球各地人員流動大幅縮減導致航空業損失慘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2月時警告全球航空公司今年營收將損失290億美元,僅僅一個月後,又將該數字上調到1,130億美元。隨着疫情的發展,這一數字再次上調到3,140億美元。
重資產的航空業在疫情下處境艱難,一些原本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迅速倒下。3月,英國弗萊比航空(Flybe)宣布破產;同時,中國的海航也陷入流動性危機,向政府尋求介入;澳洲的維珍航空正在進行資產重組;英國航空宣布其約3.6萬名員工停薪留職;5月,拉美第二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公司正式申請破產。
停飛、倒閉之後,倖存的航空公司還可能經歷艱難復甦。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可能要到2023年。此次,中美在復飛問題上的互相牽制,將進一步推遲航空業復甦進程。而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僅有的一國一周一次的航班,雖然班次少,但票價高,推高了利潤,而當前這部分收入也陷入危機。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首發或轉載。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或原作者,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