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億四小菜一碟」 中共國師李毅雷人言論惹爭議

米蘭
2023-06-20
image
李毅曾被指學術造假,他持觀光簽證到台灣,準備公開演講,結果被驅逐出境。(圖片取自不禮貌鄉民團臉書)

中國知名「戰狼和武統派學者」李毅,5月底在他的Youtube頻道「李毅看世界」中再發狂言,他說:

「美國打內戰的時候是3,000萬人……

打了三年,在戰場上打死73萬人。

把平民傷亡算上應該是300萬,美國一個3,000萬人的國家……

為了統一祖國死了300萬,

打死1/10的人,以這個比例看,我們中國現在大陸加台灣14億人,我們說如果死1億4的話,這是個常態,跟美國一樣而已,一點都不多。」

他認為,如果因為統一台灣省,中國死了1億4,這在人類歷史上根本是小菜一碟,等同於美國內戰而已,

其言論轉發到牆內後,大陸網友評論說,中共豢養學者為奉迎習近平的「武統夢」,為了撈金,失去良知毫無底線,他們呼籲美國,嚴查中共代理人納粹言論。

這種強硬立場無疑在廣大網友中引發了激烈反應。眾多網友批評李毅及其同行,中共高層及其家人,要是「牆內的韭菜」們不把這些戰爭販子處以極刑,真的是對不起自己。他們甚至建議這些人上前線,親自體驗戰爭的恐怖。

李毅是一位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學者和評論員,他的學術之路起始於北京大學,隨後在美國進一步深造,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同時在國內的大學任職,在台灣問題上,李毅的立場極其強硬,堅決主張中國採取武力統一台灣。

一名網友甚至直接指出,李毅的言論與毛澤東的觀點如出一轍,可以看作是毛澤東的”好學生”。美媒《國家利益》17年7月17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這個持核武的領導人比金正恩更令人畏懼」的文章。文章稱,自從毛澤東掌權後,就對核武戰爭持無所謂的態度。毛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對核武的看法。

毛澤東早在中國擁核前就多次強調要打核戰爭。1955年,毛在會見蘇聯代表時曾說:「世界大戰並不可怕。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出來一個社會主義陣營。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爆發,就可以實現世界大同。」「第三次世界大戰應該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在中國打。」

據《毛澤東選集/內部》揭秘,1955年,毛澤東在一次中共高層內部會議上強調要打核戰爭,並要在中國打。「我建議蘇聯假裝坐觀,由我來帶領中國人民把美國軍隊吸引到中國戰場,我們同美國軍隊打常規戰。戰爭擴大滾雪球,然後我們假裝敗退,逐步把美國軍隊引入中國內地,使美國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從而迫使美國向中國戰場投入主力軍隊。」「當美國將主力軍隊投入中國戰場後,請蘇聯向中國戰場突然投射原子彈,將美國主力軍隊一舉殲滅在中國的戰場上。」

毛還說:「這樣的一場世界大戰中國可能會死掉4億人口。但是中國用三分之二人口的犧牲,卻換來一個大同世界還是值得的。」

1957年,蘇聯的人造衛星上天,那時美國還沒有,社會主義國家自詡實力已經超過美國。但中蘇就下一步政策發生分歧,赫魯曉夫認為,更應該堅持與西方國家的和平共處原則,但毛澤東的想法恰相反。毛澤東11月在演說中稱,「既然蘇聯的力量這麼強大,還和美國談什麼?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麼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誰怕誰?」

毛澤東此話一出,全場鴉雀無聲,毛澤東關於核武器這番話嚇倒了一片人。不僅讓許多國家開始對與中國的關係產生疑慮,甚至還間接引發了後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排華行動。當時中蘇剛剛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蘇聯向中國提供核武器,但是後來切斷援助,也是擔心毛澤東不在乎核戰爭的態度。

時事評論員高天韻稱,毛澤東的話,充分體現了對生命的漠視。所有的共產黨政權都是以暴力來統治,以謊言來欺騙。體現在統治者的統治手段上就是漠視生命。

這個觀點在李毅的評論中也得到了體現。他還列舉了中美台海之戰可能導致的核戰爭前景,他說,大陸方面的立場很清楚:願意犧牲西安以東的500個城市,美國可能需要犧牲50個城市。他對武統台灣的強硬態度和對犧牲大量人民生命的漠視,與毛澤東的觀念如出一轍,將他看作毛的「學生」並非毫無道理。 

然而,我們需要回到這個問題:在未來十年,世界大戰是否真的會在中美兩國之間爆發?實際上,中共自身也明白,武統不能搞的太厲害,否則會失去人心。但現在的問題是,在美日歐的壓力下,如果要和平統一,大陸可能不得不讓步。在拜登和習近平最後的一次電話會談中,大陸的會議紀要中出現了一句話:「中國不挑戰美國霸權」,這與1949年以來中國領導人一貫的反霸權主張有所不同,可看作是讓步的表現。

而美軍方面,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美軍的戰鬥意志之堅決,他們的威懾力和執行力令人敬畏。期望他們會輕易地從戰略重要的第一島鏈撤退,似乎並不現實。相反,更可能的情景是,在西太平洋的浩渺海域上,美國和中國可能會開始一場劇烈的角逐。

在過去的一兩年中,拜登總統已經四次向全世界宣布美國一定會在台海危機中出兵,最後一次是在東京,面對400名外國記者。美國是一個行事嚴謹的國家,既然總統已經四次向全世界宣誓,如果中國敢於侵略,美國必然出兵台海,這就是真話。美國的各軍種陸海空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都在遵照總統的指示,全力準備應對台海的衝突。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戰鬥。目前來看,這確實有些困難。因為自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中共就全力以赴準備武統台灣,他們利用了美俄之間的《中導條約》,在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有發展中程導彈的情況下,中共發展了數量是美軍的10倍的中程導彈,包括地對艦,地對空,空對艦和空對空各種型號。

中共發展中程導彈的程度,可以通過回顧過去十年的美國參議院安全聽證會來理解。十年前,美國海空軍將領表示,如果台灣海峽爆發戰爭,美國航母無法進入台灣東部300海里範圍,這個距離逐步增加到500海里,然後增加到800海里,然後更遠,達到1500海里。令人震驚的是,今年美國將領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美國的航母艦隊甚至無法進入台灣東部2200海里的範圍。這意味着,強大的美國海軍已經無法參與台灣海峽的戰爭。大陸擁有大量地對空中程導彈,使得美國強大的空軍現在無法直接出現在台灣海峽。

考慮到這個情況,有兩個可能的場景。第一種是,如果中國在明年內對台灣進行武統,美國的航母將不得不在2200海里外,並且在中程導彈短缺的情況下,美國的特種部隊的8000人將必須登陸台灣,並與台灣居民一起進行街頭戰鬥。今年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最大規模美國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在台北的首次大規模演習。這些被派往台灣的200名美軍人員,都是在研究了俄烏戰爭經驗後,去訓練台灣軍隊進行城市戰鬥的。他們以30人為一隊,將台灣軍隊全面轉變為城市戰鬥隊,準備在台北、台中和台南進行城市戰鬥。訓練已經進行了大約兩個月。

第二種情景是業內人士更為關注的,如果中國在2024年到2027年期間對台灣進行武統,不能參戰的美國航母艦隊,可以使用中程導彈參戰,也就是說從駐日本的美軍基地,駐韓國的美軍基地,從關島,甚至從夏威夷,以及從2200海里外的航母艦隊上發射中程導彈。這在美國眾議院公開的兵棋推演中得到了展示。如果美國以這種方式參戰,那麼中國的300多艘軍艦中,有80艘可能被擊沉。但是,仍然可以在三天內至少有8萬人登陸台灣。

對中國來說,損失將會慘重。2400個指揮、通信和後勤的重要目標,以及中國的核電站、油庫、機場、高鐵站,甚至三峽大壩都可能被打掉,可能會導致2億人的生命損失。按照中國的表態,他們將在三小時內摧毀在沖繩的美軍基地和韓國的美軍基地

當前,美日歐正在準備生產大量的中程導彈,只要給它們5年的時間,美日歐生產的中程導彈可以基本上平衡中國的中程導彈優勢,中國攻打台灣的窗口只有5年。5年後,中國可能都無法攻打台灣。

美國已經撥款生產各種類型的中程飛彈,並開始在日本東南諸島部署,日本已經開始建設20個巨型中程導彈基地,今年就已經購買了500個中程導彈。

因此,對台灣進行直接軍事行動的代價是巨大的。中國軍方顯然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們當前的策略集中在將美軍從第一島鏈中趕出去。只有這樣,中國攻打台灣的過程才不會拖得太長。

我們觀察到,中國軍隊正開始運用一些非常規戰術,包括一些看似非專業的挑釁行動。這些行動可能得到了中國軍方高層的默許,作為對美國的一種反抗方式。我們預期,未來中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和軍艦艦長可能會更頻繁地進行此類行為。然而,這種公然的挑釁行動只會激起其他國家更多的反感和警戒,進一步孤立中國。

中國軍隊面臨的挑戰還包括軍力的分布問題。比如,中國南部戰區的海空軍在南海對抗美軍時顯得處於下風。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殲-16在近海地區活動能力強,但無法覆蓋南沙群島。

東部戰區在維護台海的同時還要關注東海,其資源和注意力被分散過度。北部戰區的北海艦隊雖曾多次繞行日本,但面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強大的美軍第七艦隊,他們顯然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加上北部戰區的空軍對日本空中自衛隊的實力差距明顯,大部分戰機的航程也無法飛抵日本。

如果中國攻擊沖繩,中國的戰艦將無法通過韓日間的對馬海峽,也無法穿越宮古海峽。如果中國北海艦隊被封鎖,東部戰區的海軍無法獨立應對台海登陸戰,更不用說對抗美軍的反擊了。

最關鍵的是,如果真的爆發衝突,鑑於中美兩國都是核武器大國,可能引發的不僅是局部衝突,而是全球性的大規模戰爭。這是全世界都不想看到的場景。

儘管雙方在軍事演習等方面都在進行相互施壓,但實際上都並不期望真的發生衝突。中共正在等待2024年的台灣大選和美國大選結果。而美國則在戰略對抗中,美國找到了中國經濟的弱點,比如在高科技芯片領域進行技術制裁,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中國國內的社會動盪反映出其經濟壓力,這已經讓中國社會的穩定性接近臨界點。在這樣的經濟危機下,中共內部矛盾升級,可能引發內部權力鬥爭,進一步削弱其在對外衝突中的立場。

猜你喜歡

瓊瑤筆下的「中國人」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2-21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