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走出抑鬱狀態,我做了這幾方面調適

勞東燕
2024-06-17
image
圖片來源:unsplash,攝/Sam Moghadam Khamseh

大環境的變化,會給個人帶來很多現實的困擾。這樣的困擾客觀存在,並非簡單選擇無視就能予以解決。尚未感知到環境變化的人,就像我一位朋友說的:如今的環境還能這幺正能量,真心佩服你超強的鈍感力。

一個突出的症象是,我身邊得抑鬱症的學生明顯地增多。從各類文章中看到的消息,中學生得抑鬱症甚至選擇自殺的,也都大幅度增加。無視環境變化因素的人會認為,這是人們自己心理脆弱造成的。可是就像過敏人群的急劇增多,不能認為還有很多人沒得過敏,就認為環境沒有問題,可以繼續放任不管。

我自己在過往的幾年裡,其實也有相當長的時間內陷於抑鬱狀態,只是沒到抑鬱症的程度。因為對周遭的環境覺得無能為力,嚴重懷疑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意義,以致內心裡開始缺乏動力去做需要持續投入精力的事情。

我應該屬於抗壓能力比較好的,很多時候,在壓力之下,甚至表現得比平時還要好。然而,最近幾年,仍然覺得難以完全消化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心理打擊。

也正是基於此,這兩年我不怎麼願意看宣傳自強自律的各類影片或文章,有意無視房間裡越來越膨脹的大象,而將問題歸咎到個人不夠自律不夠努力上,這實際上是另一種變相的為虎作倀。與此同時,通過臆想遠方的田園牧歌來逃避當下的現實,我也不喜歡,因為這就像吸食鴉片一樣,是通過麻醉自己來讓現實變得可堪忍受。

當然,我不是要苛責選擇逃避的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只是想說明逃避只是權宜之計,根本無益於自身處境的改善而已。

回想起來,我自己走出抑鬱的狀態,主要是做了幾方面的調適:

一是放棄對結果的執着與對現實意義的追問,不考慮有用與否,不去在意投入是不是會有回報,努力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最重要。

二是把任務具體化,心思花在如何儘可能地做好手頭在做的事情上。切實地做一些事情,規律性地完成具體的任務,有助於緩解焦慮,獲得一些充實感。

三是心情特別糟糕時,儘可能地與自己喜愛的東西待在一起,或許會有心理上的療愈效果。另外,如果有可能,選擇在一段時間裡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生活環境。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學人Scholar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