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下滑 多地基建工程難以為繼

劉悅
2025-02-05
image
示意圖(網絡圖片)

大陸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多地基建工程因資金短缺被迫停滯,民眾對此怨聲載道。儘管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加速公共項目建設,但因沒有資金,大量項目被阻。

據中央社報導,廣西柳州市有一條全長45公里、穿越市中心的鐵路。該鐵路總投資高達126億(人民幣,下同),計劃於2024年通車。但由於柳州市政府財政吃緊,該項目自2021年起被迫停工,至今僅剩橋墩和車站,孤零零地矗立在市區,而鐵軌卻遲遲未見蹤影。當地居民對此無奈表示:「這座橋都成『古蹟』了,完全派不上用場。」

類似的情況在多地發生,貴州省省會貴陽,有一條連接市中心與新區的12公里環城高速,原計劃投入52億,於2021年完工,但由於材料價格上漲、工程成本不斷膨脹,項目進度停滯。如今,尚未完工的公路路面已有多處破損、雜草叢生,甚至遍布小坑。

近年來,大陸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以致於地方政府依賴的土地財政收入驟減。如今,過去地方政府為支持基建所發行的「隱性債務」也到了償還高峰,以致財政壓力陡增,未完成的公共項目越來越多。

儘管如此,中央政府仍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撐經濟,並敦促各地發行新的地方債。但債務擴張能否真正拉動經濟復甦,到目前仍是未知數。

報導稱,貴陽市在2023年新發行了79億的基礎設施債券,並利用這些資金啟動了61個工程項目,其中包括大壩、醫院以及為節能企業打造的綜合開發區。儘管工人們加班加點,在嚴寒中緊張施工,但截至2025年1月初,該開發區仍未吸引到企業入駐,地方政府的投資成效成疑。

對於政府依靠借債推進基建,一些市民態度冷淡。35歲的貴陽出租車司機雷先生抱怨道:「既然要借錢,不如把現在的道路修好。路好一點,我能跑得快些,賺的錢也多點。」

報導稱,這或許就是眾多普通百姓的心聲,雖然政府一再追加投資,卻不能讓民眾感受到一點益處。隨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售收入的減少,地方政府面臨的只有未來的償還風險。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