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被罷官是因為「間諜和間諜,不能搞破鞋」?

夜話中南海
2023-07-30
image
秦剛(圖片來源: KHALED DESOUKI/AFP via Getty Images)

秦剛與傅二奶在美產仔一事即使被當局簡單界定為「道德敗壞」,也已經嚴重觸犯了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政府的外事紀律以及「黨的隱蔽鬥爭戰線」的鐵的組織紀律。王毅與秦剛之間的「老新交替」被宣布後,秦剛被暫時保留國務委員空職的下一個時段,應該是對他所犯錯乃至罪行進行繼續調查並最終研究出處理決定的過程,所謂「軟着陸」之說並不準確。

本專欄周一刊登和播出的文章標題是《要麼下基層,要麼進秦城,秦剛復出已半點可能》。結果文章發出的次日,中共當局即對外發布了秦剛的外交部長已經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免去的消息。接替秦剛外交部長一職務的是去年12月底才被秦剛接替了這一職務的王毅。

筆者注意到外界已有評論文章指出:秦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大使的身份包機接送鳳凰名記傅曉田到華盛頓受孕,後在洛杉磯產仔的醜聞被傅曉田主動對外曝光後,習近平當局之所以被動等待了一月之久才把秦剛免職,並非所謂「任其發酵」,故意丟秦剛的丑,只不過是在等待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時履行一個法律程序。

話說的沒錯,但至今為止,筆者仍未見到有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是為了因應秦剛案的「特殊需要」,而臨時召開了會議。

本月3日,筆者在本專欄曾發表《二十大落選中委的潘功勝鹹魚翻身》一文,文中有如下一段:外界和中國內部媒體熱炒潘功勝「全面接掌央行」時,均沒有注意到中組部負責人是7月1日下午到央行幹部會上宣「旨」的,而在此之前的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剛剛閉幕,會議中決定的人事任免事項無一和國務院有關。

按照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全國人大閉會時行使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 常委會會議一般在雙月的下旬召開。會期一般為5天左右。」

請聽眾和讀者們特別關注這段中共法規文字中的「特殊需要」和「常委會會議一般在雙月的下旬召開」。

正是根據如上中共法律條文,筆者在7月3日撰寫的這篇文章中斷定,無論是否會在未來結束央行的「雙首長制」,並由潘功勝再接替央行長行政職務,易綱交出他今年3月才被剛剛被宣布連任的央行行長職務的時間,最早也要等到兩個月之後,也就是今年8月下旬。

由此可見,如果單單是為了「決定」讓已經被宣布免除了央行黨委副書記職務的易綱把央行行長的行政職務也交給潘公勝,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斷沒有必要在7月下旬「臨時召集會議」,因為這實在不是什麼「特殊需要」。

筆者在這再強調一下,依照相關法規,本月25日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本應該是在8月下旬召開的。而就是因為要讓秦剛的「失蹤」儘快「合法」, 這才為王毅和秦剛之間的一任一免之「特殊需要」,臨時召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而易綱的央行行長的第二任任期也因此又被減去了一個月。當然這對易綱來說沒有任何損失,反正從潘公勝被宣布為央行黨委書記的第二天,他易綱已經不再理事,央行的官網的內容清楚表明了這一點。

截止前天中共全國人大常委宣布了中共外交部行政(業務)首長王毅和秦剛之間的「老新交接」之前,筆者看到的關於秦剛日後下場的「分析」和「爆料」內容,最猛的莫過於彭麗媛建議「放生」,習近平主張「輕饒」。

而秦剛如今雖然被免去了外交部長職務,但仍還保留着國務委員的副國級職務—-雖然再沒有任何具體分管的事項,仍還是被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是「輕饒」的體現。而筆者則認為秦剛被「軟着陸」的說法過於武斷。

昨天在留園網上讀到一篇網貼《為什麼沒有拿掉秦剛的國務委員》,署名「刀鋒」的作者自稱是人正在貴陽旅遊的「翻牆」者。文章說: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就關於秦剛的去向使用了免除外交部長字樣,並且依然保留了國務委員的職務,這就又給大家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而且此次決議還涉及了其他幾位部級幹部的任免,這就給秦剛留下了很大的面子,弱化了事件的嚴重性。看起來就像是一次正常的人事任免的例行的人大常委會決議,那幾位部長起着陪綁的作用。

人大常委會的決議中沒有使用撤銷等詞彙,並且也沒有撤銷其國務委員的職務,這說明這件事情還沒有完結,這不是最終的處理,因為外交部長不是秦剛的最高職務,他的最高職務是國務委員。沒有對其最高職務進行任何處理,說明這件事情還沒有完,還沒有做最後的評估以及做最終的處理,還沒有做最後的定性。比如他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他在美國發生的一些問題,有沒有受到對方的掌控,有沒有受到政治敲詐而變節?有沒有泄露中國外交戰略,特別是對美戰略的底牌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完成!等對他的問題做出最後的評估後,自然就會有一個最終的處理,屆時一定會出現撤銷等字樣。另外,使用免除,可以不給理由。如果使用撤銷詞彙,就必須要在公報中給出理由!

這位牆內作者的邏輯比境外大多數網評人更清楚,文中所說的「公報」,應該是指黨內處理的中紀委和監察委的通報。

順着這位牆內網友的思路分析,筆者認為外界對秦剛事件的炒作實在是有點「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了,特別是出自一些專職網評人的「爆料」內容,楞是認為秦剛和傅曉田兩人中至少有一個與「火箭軍案」扯得上關係,筆者對此表示謹慎的懷疑。

同時,筆者也承認,雖然外界關於傅曉田是「雙面間諜」的說法其實沒有什麼具體證據,但傅曉田本人供職於中共「隱蔽戰線」是毫無疑問的。相信這一點並不需要任何證據,因為中共政權的駐外記者沒有不身兼「特殊使命」的,無論他(她)的工資是由國安系統直接支付還是由其表面記者職務所掛靠的在冊媒體支付。

至於秦剛,已經有外界媒體因為他的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畢業的「專業」背景而指證他是中共政權的「職業特務」出身。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簡稱「國關」的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創建於1949年,當時還叫「外交知識和外交事務培訓班」,歸臭名昭著的中共中央社會部領導。1950年,改編為外事幹部學校。1955年,臭名更加昭著的中共中央調查部成立後,這個外事幹部學校劃歸中共中央調查部領導。1961年,該校與現外交學院合併,更名為外交學院分院。不久,外交學院分院(原外事幹部學校部分)又從外交學院分出,以此為基礎擴建為中共中央調查部直屬的國際關係學院。

按照維基百科的介紹,北京的這所國際關係學院當前的隸屬關係並不明晰。有官方文件提及該學院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民間亦有此觀點。不過,媒體和該學院稱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管理」,亦有稱「直屬」於教育部。然而,截至2022年4月,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名單中並沒有列出國際關係學院。

民間和其他國家的中國研究學術界一直有觀點認為國際關係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招募人員的主要來源之一。

其實,無需「引經據典」,在中國內地,連參加高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也都知道這個國際關係學院的「特殊和神秘」。但準確地說,這個國際關係學院和它的分支,公開掛牌為「國家安全部直屬幹部學校的」江南社會學院還是多少有些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相對於江南社會學院的生源無論是來自社會還是本來就是各級國安系統的職員,學業完成後的去向百分之百都是國家安全系統,而國際關係學院的畢業生則除了它自己宣傳材料中列為畢業生去向之首的「國家政法系統」,還有外交系統和研究機構,以及一些高校也開設的國關學院等。

如此說來,秦剛就是屬於這個國際關係學院為「國家外交系統」培養的人才了?也對也不對。

說「也對」,無需過多解釋,秦剛畢竟已經坐到了外交部長這一外交系統的最高位階了。說「不對」,是因為秦剛大學二年級入黨之後更進一步「積極要求進步」,1988年畢業分配後就進入了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擔任中文秘書。此時很可能是直接受僱於北京市國安局。

有興趣的聽眾和讀者可以上網查閱一下這個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的內容介紹,它號稱是外交部直屬單位,內部只簡稱它為「服務局」。但如果你進入外交部網站的話,卻找不到它的蹤影。外交部網站上介紹的它的直屬局級機構之一「服務中心」和這個外交人員服務局,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前者是為外交部自己和它的駐外機構後勤服務的,所以名稱更應該是外交部後勤局。而後者則是專門服務同時管控駐北京的各外國使領館的。其中服務的部分,供職人員均是外交部和一些政府非「隱蔽戰線」的機構的雇員,而管控的部分,則隸屬於北京市國家安全局,其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該服務局給外國駐京使館提供的「中方雇員」里。相信本文的讀者和聽眾即使沒有過在外國駐華大使館或者駐華記者站有過任職經歷,也應該從對中共政權的常識了解中體會出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歷史上曾多次變更上級部門,有時是號稱外交部直屬,有時又是對外介紹由外交部和北京市政府共管。這裡的「北京市人民政府」,事實上就是北京國安局。

而秦剛1988年國關畢業之初進入這個外交人員服務局,很有可能是以北京市國家安全局的秘密雇員身份進入的,所謂「中文秘書「的職位,沒有可能是為該局的辦公室或者局領導設置的,而是為某外國使館設置的。

也就是說,當年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的秦剛,十有八九應該是以某外國駐華使館被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提供的「中方雇員」的身份開始他對中共政權的效命生涯的。

維基百科對秦剛的介紹內容是:1988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被分配到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擔任中文秘書。1992年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歷任西歐司隨員、三秘…….。

沒錯,這個秦剛從1988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開始的前四年是服務局的「中文秘書」,「進入外交部」的時間是1992年。

至於為什麼從「隱蔽戰線」的特工轉為公開身份的職業外交官,並不難理解,中共外交部、中聯部和國家安全部,以及過去的中共中央調查部,甚至軍方的總參二部、三部和總政聯絡部,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間人員隸屬的調配再正常不過。

中共駐外使領館的職員中事實上分為外交部派出和非外交部派出兩大部分。非外交部直接派出的有來自商務部的,來自教育部、科技部的等等,身份都較為公開。另外也還有來自總參二部和三部的,以及國安部的,真實身份就要保密了。至於秦剛,當然是屬於外交部派出的。雖然包括前中共駐美國大使秦剛在內的所有中國駐外使領館的外交部派員在公開外交活動之外也必須從事見不得人的勾當,但在中共整個外交部的駐外高級外交官里,像他秦剛這樣職業特工出身者,似乎不多見。

再分析下來,雖然秦剛在擔任駐美大使期間肯定已經不是職業間諜了,但他對傅曉田的鳳凰名記包裝之下的秘密身份應該比誰都清楚。如此說來,他秦剛和傅曉田在美國產下一個小小美國公民一事,除了令他秦剛背負上了嚴重違反黨紀黨規和國家的外事紀律的「違紀」罪名是毫無疑問的,而同時也嚴重觸犯了中共「隱蔽戰線」的重要行規。

台灣的明居正老師日前在台灣著名主持人陳凝觀女士的「年代向錢看」電視專題節目裡分析說:中共間諜系統里有一條「內規」,即不可以」跨界交流」。即這條「線」的間諜不可以和另一條「線」的間諜有來往……。所以,即使傅曉田不是雙面間諜(只是單面),秦剛也犯了一條輕罪,即「跨界交流」。

其實,在中共「隱蔽鬥爭戰線」里早就有「間諜和間諜,不能搞破鞋」的調侃說法。因為無論是過去的中共中央調查部還是如今的國安部,對其內部人員的嚴格紀律限制之一就是絕不容忍內部人員相互發生婚外情。豈止是婚外情,即使是未婚男女之間發生戀情,也都是要組織安排或者組織批准在先。

黨和國家培養了傅曉田,是指望他去勾引「外方」的有價值人士並藉此拿到要挾把柄的,到頭來卻是和己方的駐美大使生下一個小小美國公民,從而給了美方要挾的把柄,算是怎麼回事啊?

分析至此,筆者的「初步結論」是:僅僅「就事論事」,把秦剛和傅曉田的事情簡單界定為中共政權里司空見慣的「道德敗壞」,他秦剛即已經觸犯了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政府的外事工作紀律以及「隱蔽鬥爭戰線」的鐵打的組織紀律。

如果調查結果最終止於此,他秦剛的問題較有可能單單被定性為「嚴重違紀」。至於在此前提下為什麼暫時還沒有被免除或者說罷黜國務委員空職,留等下本專欄下篇文章繼續介紹。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