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抵制洋貨的「愛國秀」 誰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3-27
image
中國官媒掀抵制洋品牌(圖片來源:RFA)

由中國官媒吹起的抵制洋貨之風,在國內外掀起巨浪,外界質疑中國以其巨大市場,逼令外企在新疆問題上「選邊站隊」。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外企妥協,大部分企業未為所動,外界觀望這場角力將如何發展。然而在這場抵制浪潮當中,受害的真的只有外企嗎? 

這一場由中國官媒煽動起的抵制洋貨之火,燃燒到第三天,不單未有平息跡象,反而愈吹愈旺,牽連的品牌也愈來愈多。 

不少中國民眾也紛紛「秀愛國」,有女主播網絡直播剪爛耐克衣服的過程,有民眾舉起標語到H&M門店前抗議,高呼「這就是我愛國的方式」,被保安帶走;也有青島的樓盤掛起標語,表示「拒絕穿耐克和H&M者參觀」。 

中國外交部就繼續為抵制浪潮推波助瀾,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與幾個西方盟友,「將黑手伸向新疆雪白的棉花,污衊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甚至種族滅絕」。她強調,中國不是當年八國聯軍「鐵蹄下的晚清」,中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事實將刺破所有針對中國的謠言。 

華春瑩說:「美國精心炮製所謂新疆問題,不是真正的關心維吾爾族人民,他們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破壞中國的安全穩定,助遏中國的發展壯大。我要正告美方,今天的中國不是伊拉克,也不是敘利亞,更不是當年八國聯軍鐵蹄下的晚清。美國導演的這戲,該收場了。」 

中國棉花可以完全自產自銷嗎? 

中國官媒一邊惡狠狠警告外企不要「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碗」,一邊大力宣揚「支持新疆棉花」,強調新疆棉花占中國棉花產量近九成,每年還要進口200萬噸棉花,「我們自己還不夠用」。言下之意,即新疆棉花即使被歐美抵制,中國也可以「自產自銷」,不愁銷量。 

不過這個說法,即時被部分中國網民反駁,質疑是精心避重就輕,完全忽視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紡織業所受到的巨大衝擊。 

有身在外國的微博大V這樣評論:「抵制一件商品,可能不是單純抵制一個外國企業這麼簡單,目前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抵制這個外國企業可能影響到這家公司背後的供應鏈,且供應鏈上的每一環可能都有中國企業的影子,影響到別人同時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 

中國紡織業一半產品靠出口 

翻查中國紡織業的統計數據,中國的棉花和紗線等原材料,主要被用於三個領域,包括服裝、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在服裝領域,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為1萬億人民幣,出口額約為1200億美元,折約84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服裝總產量46%。

在家用紡織品領域,中國國內每年零售額約2000億人民幣,出口額約420億美元,折合約30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家用紡織品總產量60%。 

在產業用紡織品上,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800億人民幣,出口約270億美元,折合19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比達到70%。 

把三大紡織成品行業加起來計算,總出口規模接近1900億美元,折合約133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紡織業總產量超過一半。

外資抵制新疆棉將重創中國紡織業 

也就是說,中國生產出的棉花、紡出的紗、織出的布,有一半賣給外國。如果外資企業跟從歐美國家的規定,全面抵制占中國棉花產量九成的新疆棉花,以及以新疆棉花作為原材料的產品,中國就會損失近2000億美元外匯收入,重創中國高度依賴出口的紡織業。 

而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在2020年的出口總額為17.93萬億人民幣。按這個數字估算,中國的出口有7.4%來自於紡織業。 

新疆農業大學學者於先生認為,如果外國全面抵制中國棉花,對中國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將無法估計。 

於先生說:「如果外國抵制中國的棉花出口,對一個世界排名第二的棉花出口國來說,可能對中國每年造成上千億美元的外匯損失。這還只是一部分,另外,對新疆地區的棉花加工、紡織品企業工人就業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因此,這些拍腦袋做出的決定,受損失最大的應該是本國企業和員工家庭,中國政府應該三思而行。」 

廠家或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 

香港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也表示,在新的國際政治形勢下,香港廠家的產品若要出口到歐美,就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他表示,相信在大批廠商一時間轉用外國棉花的情況下,價格會上升,成本將轉嫁至外國品牌身上。 

然而外界更關注的是,一旦廠商決定長久棄用中國棉,轉用其他國家的棉花時,會否撤離原本設在中國的生產線和產業鏈,進一步加速外資撤離? 

這場「愛國秀」,最終到底讓誰得益,誰受害?

猜你喜歡

反日盡顯國民性

陳維健  2023-08-31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