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偉提前退居二線 易會滿被降級使用

夜話中南海
2024-06-10
image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馬曉偉(百度百科截圖)

兩天前結束的中共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了一系列人事安排。包括:增補馬曉偉、易會滿、曹軍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任命胡衡廬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易會滿為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馬曉偉為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軍為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隋青不再擔任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會議通過關於接受張曉明同志辭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的決定,關於接受王填辭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的決定。會議通過關於免去苟仲文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職務,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追認關於撤銷石磊、唐一軍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的決定。

本文先分析這其中的兩個在任中央委員馬曉偉和易會滿。此二人在被「增補」為政協委員的同時還被決定任命為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不過易會滿的副主任前面多了「駐會」兩個字。。

出生於1959年12月的馬曉偉在2022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是被按照正省部級官員入中委的「三(63)上四(64)下」及「三留四不留」的年齡槓槓入選中央委員的。當時的他還未滿63歲。

2023年3月12日,已經擔任了5年時間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職務的馬曉偉被提名連任,但是得到21張反對票和8張棄權票,有網站統計說他是這一屆所有國務院組成人員中得票率最低者。

上個月,離65歲還差7個月的馬曉偉的名字不再出現在國家衛健委官網的「委領導」頁,其黨組書記的職務由時任副部長雷海潮接替。一時間「謠言」四起,有說他是已經被中紀委從高幹醫院的病床上直接帶走的, 有說他是因為「新冠」而被習近平當了「替罪羊」的……。也有說他是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但無論什麼原因,急匆匆安排一個在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連任國務院部委一把手才一年多一點時間的當屆中央委員退居二線,肯定不是一種正常人事運作。其實有些牆內媒體在相關報道中也特別暗示了這種不正常。比如澎湃新聞5月6日發表的《雷海潮已任國家衛健委黨組書記》一文中說:「查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注意到,雷海潮已任國家衛健委黨組書記。……此前,國家衛健委主任、黨組書記職務由二十屆中央委員、出生於1959年12月的馬曉偉擔任。」

而如今全國政協的新一波人事安排中既然包括了馬曉偉「二線」職務的內容,也許可以證明他提前離開國務院部委的一線崗位有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內部受到了輕處分,比如被內部作出了「問責」處理。

中共中央2019年9月印發的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規定:「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予以問責:……在教育醫療、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扶貧脫貧、社會保障等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損害和侵占群眾利益問題得不到整治,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問題突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

是不是挺適合馬曉偉的?

撰寫此文之前,筆者剛剛核對了中國政協網的「教科衛體委員會組成人員」一欄,確認主任和副主任一共15人中,唯有馬曉偉一個是在任中央委員。

該委員會的主任是比馬曉偉年長3歲半的前教育部長陳寶生,退居二線前已經有了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和兩屆中央委員的政治資本。巧合的是,這個陳寶生在2018年3月被決定連任教育部長時,也是同時產生的所有國務院組成人員中得票最低者,當時得到了47張反對票和14張棄權票。

而目前的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一共14人,政協網站上說明是「按姓氏筆畫排序」,可內容中卻是把新任命的馬曉偉放在第13位,新任命的「駐會副主任」曹軍(女)放在最後一位。

相比較而言,這新一波全國政協的人事安排中涉及的兩個現任中央委員里,牆內輿論對馬曉偉「退居二線」的關注不很強烈,但對易會滿的「履新」安排則引起了普遍的不滿甚至憤慨。

台灣中央社日前刊登的《中國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履新 網路惡評如潮》一文中說:陸股年初連續大跌,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2月被免職下台後,股民額手稱慶還期待他被當局查辦究責。不過易會滿今天被發布新職,將出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形同安全落地,引發網路惡評如潮。迫使許多媒體關閉評論。

在微博相關新聞討論區,網友解讀「這算安全落地了吧」、「上面對易同志很滿意」;還有人造今日金句:「眾散戶落水,易主席上岸」。

股民一面倒痛批表達不滿:「戰犯級別的人,居然高升, 不應該吃牢飯?」、「都這樣禍害人民了,還能當父母官,巨大的諷刺」、「把股市攪爛,升官了,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真是無語了」。

還有股民形容,「先讓一個姓易的大量上市來搶,搶完了讓一個姓吳的開後門讓上市公司退市跑,投資者就易吳(一無)所有了」,引發網友熱烈轉傳。

財經網紅「超短起爆點」發文說:全網都在等這易會滿給投資者一個交代,看看他如何解釋透過大量造假上市了那麼多垃圾企業。「結果人家高升了。你說神奇不?」

對於易會滿「該當何罪」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但把易會滿如今在全國政協系統的「履新」形容成「上岸」是否貼切暫且不論,理解成「升官」和「上面對易同志很滿意」就大錯特錯了。

說起來,這個易會滿可是中央金融系統里的唯一一個二十屆中央委員(除何立峰外)。中共央行的網站2022年7月刊登的《中央金融系統選舉產生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黨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何立峰同志當選》一文中說,中央金融系統產生的二十大黨代表共44名(包括何立峰)。代表團的團長是十九屆中央委員郭樹清,副團長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易綱和易會滿,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潘功勝。

我們在過去的相關文章中已經介紹過,這44人里,除了何立峰和易會滿 「當選」了二十屆中央委員,日後接替了易綱央行職務的潘功勝居然連再任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在前年10月的二十大閉幕之後,易綱的央行行長接班人「還是姓易」的說法無論在牆內還是牆外都大有市場。

筆者也在去年2月3日發表的《下屆央行行長的幾個可能性人選》中介紹和分析說:外部有好事者在有金融背景或者曾經有過財政和金融工作經歷的二十屆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里為易綱挑選了幾位央行行長接班人。其中之一就是現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筆者當時的這篇文章里也還介紹了與易綱相比,這個易會滿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連個正經的「土學歷」都沒有。官方公布的簡歷中沒有他的大學經歷,只說他在職期間拿到了「研究生」學歷。

不過,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筆者才又核對了一下易會滿簡歷的不同出處,發現易會滿不滿20歲那年「參加工作」之前,還是有過三年大專校園生活經歷的—-雖然他當時進入的學院是當地幾所中等專科學校合組改建的。

易會滿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是從2019年1月正式開始的。此前他是以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副部長級)身份被安排為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的。今年2月被免去證監會主席和黨委書記職務時,他的59歲生日才過了兩個多月。此後以在任中央委員身份在家賦閒了四個多月才被宣布「履新「,而且」履新」的職務只是全國政協下屬的一個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算是哪門子的「高升」啊?

通常,全國政協下屬的各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們大部分是從正省部級和副省部級崗位上被安排退居二線者,這部分人退居政協後的原級別和待遇都被保持不變,不會升也不會降。而他們的「俸祿「也都是由他們進入政協之前的「原單位」負擔。例外的就是這些專門委員會裡的「駐會副主任」。這些「駐會副主任」才是全國政協的「編制內」人員。

雖然本屆全國政協下設了10個專門委員會,但並不是每個專門委員會裡都有「駐會副主任」的。截止目前全國政協官網上公布的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里,筆者都沒找到現存的「駐會副主任」的設置和安排。日前的這一波全國政協的人事安排事項之一是隋青不再擔任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一項,但同時也並沒有宣布為該委員會安排一個新的駐會副主任。也就是說,從本月6日開始,這個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就不再有駐會副主任了。以後安排不安排是另外一回事情。

至於和馬曉偉、易會滿一同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曹軍(女)同時也被任命為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是因為去年1月17日召開的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已經「經過表決劉慧不再擔任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之後,這個位置就一直空缺。

為了說明如今的易會滿的「履新」實屬遭貶,有必要特別介紹一下這個劉慧。

與馬曉偉同年同月生的劉慧是回族女性幹部,是中共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天津回族出身的她曾先後擔任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和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維基百科上介紹說(當時的)她是中共建國以來第五位擔任省級行政區最高行政官員的女性。

這位劉慧擔任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的具體時間是2013年4月23日至2016年7月3日,接替她這一職務的也是一個回族女性,姓咸名輝。

咸輝當時也是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比劉慧年長近兩歲。

日後,劉慧在十九大上再未被安排進入中央委員會,咸輝則是在十九大召開之前已被由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增補為中央委員的前提下,又在十九大上被安排連任中央委員。接下來,這個咸輝雖然在二十大上未再連任中央委員,但卻在二十大召開後的次年三月被安排成了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時,劉慧的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職務的前任王正偉則卸去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職務,退休。

這樣一對比,就不難看出比如今正在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咸輝要年輕近兩歲的劉慧,當年被調出寧夏到國家民委擔任副主任,雖然特別被宣布為正部長級,但事實上是被暗貶。在中共政壇上誰都明白,少數民族的黨員幹部,特別是女幹部,只要能夠在自治區政府主席位置上幹得順利,日後大都會有機會升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或者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而劉慧被調到國家民委之後,於2022年8月24日被增補為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被任命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同年9月,她又被宣布「不再擔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2023年1月17日,也就是全國政協換屆的前兩個月,劉慧又被宣布了「不再擔任」她才「上任」不足半年的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的職務。此時,劉慧63歲的生日才過了一個多月,提前退休了。 

關於劉慧當年為何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相比咸輝而言),內部說法不一,也不是本文要介紹的重點。本文介紹她仕途經歷的目的就是要說明,一個正省部級的適齡幹部被安排成全國政協下屬的專門委員會的駐會副主任,絕對是一種組織上的降格處理。甚至不排除僅僅是日後再安排其提前退休的一個過渡。   

更進一步的分析內容,留待本專欄的下篇文章繼續介紹。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倒查30年追繳稅款 中國民企噤若寒蟬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6-19

一句話泄露中共軍隊審計真相

看中國  2024-06-18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