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童被殺 中國學者吁「嚴懲愛國主義暴行」被刪文

劉悅
2024-09-24
image
深圳日本人學校10歲男童上學途中遇刺身亡,深圳市民自發前往獻花。(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近日,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男童被殺身亡,在民間引發巨大爭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宏、副教授陳碧於21日發表文章稱,不能再縱容任何打着「愛國主義」旗號的暴行宣傳,並指出「再不發聲,我們都是共謀」。文章引發熱議,不過該文章很快被當局刪除。

該文題目是《我們能為死去的孩子做點什麼?》,文中稱,與深圳事件同樣的悲劇,不到3個月前已在蘇州的日本人學校校車上演過,同樣是將屠刀刺向正去上學的孩子。只是這次,再沒有擋在孩子前面的胡大姐(校車導護胡友平)了……。事發後,幾乎所有的自媒體都將殺戮孩童的原因歸結為「幾近癲狂的民粹主義」及「毫無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歸因,這種野蠻的殺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原諒嗎?。

文章強調,對野蠻和殘暴的任何辯護,都是對文明和生命的褻瀆。如果還要給文明保留一點臉面,還要為社會挽回一點尊嚴,就必須對這種殘暴殺戮予以嚴懲。而噤聲、沉默和迴避都是對暴力的放縱,都是對逝者的漠視……。

文章直指,從穿和服就會被認為涉嫌「尋釁滋事」,到網紅「鐵頭」和「亞人」的拙劣表演,再到襲擊日本校車上的無辜孩童,眼見「愛國主義」就這樣被利用和拉低,並最終淪為罪惡的藉口和理由,實在不能不讓人痛心。如果「愛國主義」可以如此被濫用,那還有多少罪惡可以假藉其名進行?

文章指出,中國人是該銘記日本侵略的暴行和歷史,但銘記難道就要以更多的殺戮和更多的殘暴表現?這實在不能為文明所容忍。作者在文中吶喊:「我們為那個無辜逝去的男孩痛心,為他的母親痛心,也為文明的跌落痛心」。可是除了譴責暴行、嚴懲兇手,「我們又能做點什麼呢」?

文章認為,首先是不要再縱容任何打着「愛國主義」旗號的暴行宣傳。如果有人還在蠱惑,為了某個偉大的名義就可以隨意荼毒個體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個社會還能容忍,將殘忍殺害無辜孩童的人標榜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惡的。如果還要用仇恨來銘記歷史,那帶來的就一定是更多的殺戮和傷害。

文章直言,面對瘋狂和暴行,常識和良知總會顯得羸弱,也總是輕易就被淹沒在歇斯底里的聒噪吶喊之下,但它是普通人守護文明也守護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輕易就扔掉手中的鑰匙,不要輕易就接受一種絕對主義的簡單敘事,不要輕易就放棄來之不易的文明。

文章直指,中國現在的輿論環境,網路上的瘋狂反日情緒哪裡來的?難道這是一兩天冒出來的嗎?不管多麼猥瑣齷齪的行徑,甚至行為涉嫌違法犯罪,只要打著「反日愛國」的旗號,都有人在評論區點讚喝彩、搖旗吶喊。常識變成異類,反思尤為稀缺,勇敢常被吊打,文明成為笑柄。

作者在文中感嘆,如今在中國,正義感尚存的人們只能私下交流,只能朋友圈點讚,只能搖頭嘆息。都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卻不敢發聲,因為「惹不起「—惹不起誰?甚至都不能寫出他們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文章主張,只有真正有勇氣正視恐懼的人,才能說出他們的名字,而「我們可能缺乏的就是直面的勇氣」。歷史學家要對各自時代的歷史負責任,「我們難道就不對身邊的今時、今日負責嗎?」。

文章在最後提到,有朋友說,「別寫,別發聲,因為會被罵」。但「那孩子都死了,再不發聲,我們都是共謀」。

文章發表後,在大陸網絡、平台及朋友圈中廣為流傳,獲得大量迴響。但也引來部分民族主義者的質疑。不過,該文在發表不久後就被刪除,只有零星幾張該文的部分截圖。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