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西門不暗
2024-07-08
image
網絡圖片

為什麼,大清帝國進入到康乾盛世巔峰之後,繁榮並沒有持續多久,就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乃至危機四伏。比如財政吃緊,比如土地矛盾,人口激增,流民四起,饑荒頻仍,官僚系統的普遍的腐敗不作為,各地陸續出現農民造反起義。整個國家從之前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景象,突然變成了問題重生,絕大部分人看不到自己未來前景,普遍焦慮,內心灰暗。從物質的蕭條,走向精神的逐漸蕭條。這是我們今天重新看乾隆時期的一個現實視角,也是我們走進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的一個路徑。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皇帝,他在位時間第二長,壽命最長,在他治下大清國人口達到了全世界的1/3 ,GDP全球最高,他和祖父康熙、父親雍正創造了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盛世,將入主中原的滿族人統治推向了最高峰。他的運氣很好,清朝的第四個皇帝,是權力的第一次非暴力的交接。他所在的時代正逢歐洲啟蒙時代,伏爾泰稱他為東方明君,哲人王。自11歲被康熙看上,到25歲和平交接皇帝權力,乾隆的人生起步不說獨步千古,也算是口銜寶珠運氣爆棚了。

1、非常割裂的兩極形象?

長期以來,對於乾隆的形象,在民間層面和學術層面來說,有着迥然不同的非常割裂的評價。到底哪個才是接近歷史原貌、真實的乾隆?

在大量的清宮戲裡面,乾隆成為眾多導演喜愛編排的一個皇帝。前些年,張國立等人改編的各種各樣戲說乾隆的電視劇風靡大江南北,這些廣為傳播的電視劇多少影響了中國人的認知。

而二月河的《乾隆皇帝》,更是將一個文治武功,創造了清朝最大版圖的勵精圖治的皇帝形象,刻畫得以假亂真。很多人把二月河的乾隆王朝當成真正的歷史來認識,分不清正史和文學作品的差別。

歷史其實是觀念的集合。那麼乾隆他之所以在後世能夠營造出他比較偉光正的,或者說完美的皇帝形象,跟官方修史有關,也跟他的八卦有關,比如他的漢人出身傳聞,以及多次下江南的坊間傳說。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以一人之力匹敵全唐詩,留下了無法打破的記錄。

乾隆開創了諸多的吉尼斯記錄,幸好當時還沒這組織,要不然以他的虛榮心和好勝心,恐怕會有更多記錄上榜。

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網絡圖片

乾隆執政的60年,根據學者歐立德的劃分,皇后富察氏去世的前13年是早期和中期的分界線,和珅進入政壇的1776年作為中期和晚期的分界線。乾隆早中期的行為和性格的大轉變,學界有各種研究,原因不一。

2、真實的乾隆到底是什麼樣子?

登基初始,乾隆一改雍正嚴酷無情的形象。寬容官僚集團,體恤底層民眾。在文化層面也允許一定的自由。尤其是一改雍正時期兄弟殘殺的亂象,將自己的幾個叔叔平反了,阿其那和賽斯黑的後代也恢復了皇族身份。早年的乾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宋仁宗的仁政是他嚮往的目標。

在軍事上,乾隆在執政20年這個階段,兩次出兵平定準葛爾,把大清的版圖擴張到1400多萬平方公里,並且遏制住了沙俄東擴的腳步。乾隆在他的執政中期迎來了他文治武功的高峰。

但更真實的乾隆,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他雖然不是典型的暴君,缺乏康熙那樣的溫婉胸懷,刻薄和無情方面不讓雍正,動不動廢皇子為庶人,嚴苛吏治,草菅人命,種族屠殺,大興文字獄,系統焚書,一個皇帝該做不該做的,他都做了。晚年扶持和珅,位極人臣,迎合了他驕奢淫慾的生活,朝政鬆弛,官僚腐敗,帝國從欣欣向榮變成了人人揪心,流民四起,官逼民反,清朝從此開始滑入了它的風雨飄搖的中晚期。

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網絡圖片

但,乾隆性格里陰暗裡的一面,在他皇帝生涯早期就偶現崢嶸。比如他的結髮夫妻富察氏去世和母親去世,他都以誇張的手法處置乃至處死官員,並以不夠悲傷的名義廢除了兩個皇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

3、飢餓的盛世才是真實的歷史?

作家張宏傑認為,盛世的出現,有賴於乾隆皇帝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傳統人治明君的所有技術資源。

盛世的飢餓,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蕭條。

他視民間社會的活力和自發精神為大清江山永固的最大敵人,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民眾關進了更嚴密的專制統治的籠子裡。」

乾隆年間僅大的文字獄就出現了一百三十件。三十餘年的文字獄運動,如同把整個社會放入一個高壓鍋里進行滅菌處理,完成了從外到里的全面清潔,消滅了一切異端思想萌芽,打造了一個他自認為萬代無虞的鐵打江山。」

乾隆給中國人精神上造成的永久性創傷,遠大於這一時的成就。乾隆的「盛世監獄」精心塑造出來的國民,是馴服、聽話、忍耐力極強的,但卻缺乏獨立精神和主見。直到今天,這種馴服的奴性,依然影響着一代代人。

在美國學者孔飛力的眼中,乾隆是一個對官員會實行政治恐嚇的皇帝。他熟練掌握政治手段,對官僚系統進行各種試探、打壓、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間,像揉麵團一樣對官僚系統做測試。

以鄂爾泰和張廷玉為例。這兩人是雍正朝最受器重的大臣。一滿一漢,背後是龐大的滿漢官僚體系。乾隆在漫長的君臣博弈里體現了他的耐心、信心和決斷力。他先是像學生樣度過他的前五年的學習期。然後開始利用兩人的矛盾,分別收拾兩個人,尤其是張廷玉,兢兢業業輔佐三朝,以淒涼方式告老還鄉。

4、晚年的乾隆才是真實的本性?

在他漫長的皇帝生涯里,直到60多歲,乾隆每天六點起床上朝,而且常常是提前等着大臣。夜晚批覆全國各地的奏摺,而且經常能夠從一些細微中發現各地官員的懶政漏洞,因此及時發現了許多問題,懲治了官員。但到乾隆40年之後,他就開始有所懈怠了,而且精力也沒有那麼集中在辦理政務上。

同時,他開始熱衷於各種古玩,字畫,以及奇珍異寶。皇帝是官僚系統的中樞,乾隆晚年的社會風氣,在他的帶動下,實現了自上而下的扭轉。

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網絡圖片

乾隆在1776年,遇到了年輕侍衛和珅。他們在一次偶然的交談之後,和珅的命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再後來他平步青雲,火箭提升為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成為了乾隆身邊最紅的親信,和珅的智商情商很高,而且極其會察言觀色,寫得一手好詩,頗對乾隆的胃口。對於主子的各種喜好,他會盡力地去滿足,而且會完成地不動聲色。

那麼乾隆對他的信任跟寵愛,也讓和珅貪污了極其巨大的財產,可以說和珅的發跡史,是乾隆王朝後期的一個縮影。

從這個時候開始,因為前些年所謂的康乾盛世的到來,人口的激增,土地的矛盾衝突已經非常激化,整個大清的流民大量地產生,社會危機的暗流在涌動。

在乾隆垂暮之年發生了白蓮教起義,直到他死後5年,清朝軍隊才打敗了起義軍。

執政早期,整個官僚系統在皇帝帶頭勤政以及嚴厲監督之下,能夠發揮系統效率,但是到了中晚期,他個人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各地的官員懶政現象非常的嚴重,地方的案件堆積如山,懶得搭理。同時呢,對越級上訪,他們就懲罰得非常嚴厲。只要能把問題控制在地方層面,就可保官運。整個官僚系統,在乾隆的後期,已經變得非常的臃腫不堪,腐敗橫行。而在解決民生問題上,系統幾乎陷入了停擺狀態。

5、乾隆是寬厚、體貼民情的皇帝?

這只是影視作品的解讀,片面的,而非歷史的。他在早期對父親在權力鬥爭中殘殺同族兄弟上做了很大的修正,讓官民認為他是一個溫情寬容,心胸寬廣,能夠給社會一定自由的皇帝形象,只是上位初期安撫民心,鞏固統治的手段。

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網絡圖片

實際上,他的冷酷、兇殘更隱蔽,更綿密。

他非常嚴格地禁止所有的皇族進入政壇,一旦發現有哪個皇子跟官員有私下聯絡,嚴懲不貸。更不允許婦人干政,外戚干政。他雖然非常疼愛自己的母親,但絕不允許太后過問政事,哪怕只是一個寺廟的修繕問題。在他執政期間,多位皇子被他廢為庶人,只因跟官員有私下交往。

他對於父親遺留下來的老臣,內心裏面並不信任,終其一生,對手下大臣缺乏信任,始終警惕朋黨會亂朝廷綱紀。打擊權臣,是乾隆拿手的政治手腕,鄂爾泰有平亂之功,張廷玉有輔佐之勞,一旦翻起臉來,冷酷無情,刻薄非常。

乾隆對民間來說,是他冷酷的內心少有的些許溫情。這可能跟他受孔孟的影響多少有些關係。多次減免農民的稅收,這是他對底層百姓的憐憫,在他執政期間,總共減免了3億多兩的白銀稅收。他在登基之後,把雍正12年之前所欠的稅款,實行了赦免。早期,他確實有堯舜的理想,多次減免之後,乾隆寫詩自誇,勝贊自己是仁君。

6、乾隆是會放棄權力的統治者?

在權力交接方面,乾隆有比肩堯舜的野心。儒家的禪讓始終是個傳說,在乾隆時期變成了現實。他認為中國的王朝歷史有外禪的傳統,但從來沒有和平的內禪交接,比如李淵是在李世民的刀下被迫退位的。所以他在自己執政60年的時候,比他爺爺少一年的方式,選擇退位,讓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登基。乾隆希望這種比肩堯舜的行為,能被後人傳頌。但實際上這只是做給外人看的,用漢學家歐立德的說法是,雖然年號是嘉慶,真正的皇帝還是乾隆。所有的大事還是要需要他來決斷,不掛名的一把手。

在孔飛立的研究中,官僚君主制始終存在着不可調和的權力衝突。官僚集團所代表的常規權力,跟皇帝所代表的專制權力之間的矛盾,貫穿在漫長的中央集權的王朝里。乾隆在位的60年裡,不斷地需要用政治手段去跟官僚集團進行博弈鬥爭,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恩威並施。早期皇恩浩蕩,為他博取了好皇帝的名聲。中後期乾隆開始性情轉變,對官僚系統的猜疑,對流民的警惕,導致了1768年叫魂案的莫名發生。幸好乾隆身邊還有傅恆和劉統勛這樣的忠臣,出於對大清國的利益出來糾偏,沒讓這個無風起浪的案件變成蔓延全國的荒唐事件。

乾隆:他一個人導演了從盛世到蕭條的大戲
網絡圖片

黑格爾說,中國古代,只有一個人是自由的,那就是皇帝。其實這句話說得並不全面。皇帝不僅受清律的制約,還得面對龐大的官僚集團,在利益層面,他們本質上是衝突的。但乾隆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可以成熟駕馭,讓帝國的齒輪在3億人1400萬平方公里的大帝國上良好運行。

同時呢,他又不能讓官僚集團的常規權力,僭越於他的專制權力之外,變成他無法控制的局面。那麼1768年的叫魂案,實際上是乾隆對於官僚系統的集體的不信任,以及對於民間的妖言的恐懼。但凡獨裁者都是內心虛弱的。他對社會的風吹草動,從南方波及到北方的大恐慌,有莫名的恐懼和厭煩,一開始責怪官員辦事不力,到最後發現是自己判斷出現問題了,他仍然要官員來頂鍋,維護他的英明形象。

學者克羅齊論述官僚制度中權力關係:「掌權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兩套相互衝突的武器:一方面是理性化和制定規則;另一方面是製造例外和無視規則的權力。他最好的策略是找到這兩種武器的最佳配合……規則的擴展會限制他的權力,而太多的例外又會削弱他控制別人的權力。」

這就是乾隆玩弄權力的手段,在制定規則和製造例外之間游移,榮耀來自皇帝的英明,錯誤是官員的顢頇。

他曾經掌握了繁榮的密碼,運氣超越了所有人,恰當的農業政策,寬鬆的稅收,隨着墨西哥白銀的湧入,帝國盛極一時,但終究如煙花一樣散去。專制權力和官僚集團在提升社會活力、促進經濟發展面前的局限性,總是讓繁華無法持續,在陷入短暫繁榮之後必進入蕭條紛亂的循環中,乾隆想要超越歷史上的帝王,直追堯舜的夢想,終究是一場空。

興盛是百姓苦,衰敗也是百姓苦。乾隆一生的夢想,也沒跑出這個怪圈。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西門讀書

猜你喜歡

中國病人的爹味良藥

王五四  2024-05-01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