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悉尼女子Lily在廚房用水時發現水龍頭上布滿了小白點。起初她以為那是灰塵或是麵粉不小心撒在水龍頭上,於是僅用抹布把它抹乾淨……
據Yahoo 7 News報道,在2019年,Lily在廚房發現了那些小白點,但當時她根本沒把它當回事。不過,到了晚上她再到廚房做飯時又發現那些小白點了,而且密密麻麻地布滿整個水龍頭,讓她感到毛骨悚然!
這時候,Lily才覺得很不對勁,趕緊靠近檢查這些小白點是什麼東西。不看還好,一看她簡直要嚇昏了,那些小白點竟是活的,而且還在一直蠕動,非常恐怖噁心,看得人頭皮都發麻了!
想到自己剛剛做飯時,這些小白點如果已經掉進去的話,那他們一家人的晚餐就是「加料」的了……Lily簡直不敢想象!她再想,若是把小白點粘在她身上,被帶到臥室、客廳……,那就是一場夢魘!
想到這裡,Lily心急如焚,她馬上到網上搜索,希望找出這些小白點是什麼,但是她沒有找到。最後,她只好拍下照片發布到Facebook,希望能得到網友的幫助。圖片上網後,網友們紛紛發表意見:
Andrea Cooper:好噁心!居然還會動,趕緊把這些白點燒了,感覺是粉蟎。
Brenda Meppem:我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趕緊搬家吧!
Naomi Beacham:之前我家也出現過這個,好像是蟲卵
Frank Casey:密集恐懼症犯了,我這會全身都是雞皮疙瘩…
Robert Ferris:你看看能不能找到這些小白點的來源,再把他們一鍋端了
最後,悉尼大學的昆蟲學家Cameron Webb表示,「雖然僅靠一張圖片很難確認,並且這東西也很少會直接出現在水龍頭上,但是看樣子這很可能是粉蟎。」
Webb告訴Yahoo7 News,溫暖潮濕的天氣可能會導致這種蟲子的爆發。這種蟲子會入侵我們的麵粉、穀物等食物。
他補充說:「重要的是要確保櫥櫃中的所有食品都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
粉蟎(Flour mites)
粉蟎是蟎蟲的一種,它的身體呈淺白色,足為粉紅色,它的體積非常的小,看着就和麵粉顆粒,鹽粒一般大小,雄性長度在0.33-0.43毫米之間,雌性的長度為0.36-0.66毫米。
粉蟎經常出現在穀物、麵粉或糖中,會造成食物被污染,還會引發奇癢難耐的皮膚炎以及人體呼吸道疾病。
之前有一名女子吃了被粉蟎污染的麵粉製作的煎餅而出現過敏休克情況。該名43歲的女子表示,自己使用一年前買的麵粉做煎餅。當時買來後並沒有密封,後來想起這些麵粉,沒有多想就用來做煎餅吃了。未料到,吃完後呼吸變得困難,身上還長出無數的皮疹。
女子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醫生診斷後表示,她的症狀是「過敏性休克」。用來做煎餅的麵粉也被送去化驗,檢驗人員驚悚地發現:麵粉每一克中就有4500個粉蟎!
後來Lily透露,當時自己家水槽旁邊確實放了一袋開封了的玉米薄片,在把玉米薄片扔了之後,堅持打掃了一段時間,這些小白點才徹底消失。
大家不要以為和蛇、蜘蛛或蜱蟲想必,粉蟎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它一旦出現在你家中,就會迅速繁殖,爬滿你整個廚房……由於它們只是一顆小白點,一不注意,會誤以為它們只是普通的灰塵!
因此,大家在儲存麵粉、穀物或大米等物品時要特別注意,要確保密封和置放在乾燥的地方。
塵蟎比粉蟎更需要防治
在澳洲,大家更需要小心的是塵蟎,因為粉蟎只要把食物儲存好和時常晾曬就可以避免。但是塵蟎(蟎蟲)就不同,因為它體積太小,小到肉眼根本難以察覺,而它無法根除,只能夠防治。
塵蟎大量生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例如沙、地毯、枕頭、被套,甚至人體上都有大量的蟎蟲。蟎蟲以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為食,繁殖速度極快。在澳洲很多公寓房屋等,都鋪設有地毯,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蟎蟲的生長,所以在澳洲的朋友要格外小心!
雖然蟎蟲對人體無害,但是人身上的蟎蟲數量一旦過量,就會造成危險。因為蟎蟲的屍體、分泌物、排泄物都是強過敏源!附着在人體或進入人體呼吸道後,會造成人打噴嚏、流鼻涕,嚴重時會導致鼻塞、眼鼻耳瘙癢和咳嗽氣喘等症狀。
如何判斷家中蟎蟲是否超標?
1、鼻子、眼睛和皮膚發癢,身體局部出現皮疹。
2、在家中莫名其妙的打噴嚏,特別是在沙發旁或是床旁邊,那麼就要小心蟎蟲了!
3、臉部、後背有頑固性痘痘,也可能是蟎蟲在作怪!
如何防治蟎蟲?
1、 定期用60度以上的熱水燙洗床單、被套、枕巾等床上用品。如果無法用熱水燙洗,可以使用茶樹或者含有桉樹油的清潔產品來進行洗滌。
2、如果有條件,可以將家中的地毯換成地板,這樣也可以有效控制蟎蟲。
3、平時多打掃、吸塵,房間也要多通風。
4、穿衣物前,將衣物在房間外抖動拍打一番,可以減少蟎蟲過敏源和皮膚接觸。同樣的,床上用品等也可以像這樣處理。
5、控制家中的溫度和濕度,讓屋子保持乾燥、涼爽的狀態。
6、儲存食物的地方也要保證乾燥、涼爽,同時食物要用乾淨的密閉容器儲存,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粉蟎。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