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台北國際書展正式開幕,展期持續6天。今年陸委會首設香港專區「夯看(Hong Kong)」,推廣香港文化。除了官方活動,多間香港獨立出版社、書店等也越洋參展。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這次的台北書展首次有官方設立的香港專區,由陸委會、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及唐山書店合辦,唐山社長陳隆昊指,這些書主要是近年在台灣出版的香港有關書籍:「香港人會有一個自我審查,為了出版書也弄得緊一些。那我們這邊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想出甚麼就出甚麼書。」
來到香港專區,迎面能看到復古的馬賽克磁磚、折凳。展區除了以「香港風」設計,還融入香港復古風情,設有「叮叮車」紙牌,及不同港式店家招牌,放置了約50本香港書籍,包括《消失的香港》、《政府內部的吶喊》。
港府將圖書館「敏感書」下架,反而台灣成為這些書「重生」之地;到場為專區揭幕的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回應指,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正在快速消失,很多文化藝術創作者都因此來到台灣:「現在的發展,香港公共圖書館很多的書已經被下架,可見他們的自由度愈來愈被緊縮。我們希望香港過去是一個自由的樂土,應該繼續維持。」
除了官方設立的香港專區,在會場的另一角落,也有香港出版社越洋參展。「藝鵠」聯同29間獨立小型出版社及小志,如「界限書店」、「藍藍的天」、「留下書舍」、「獵人書店」一起擺檔,帶來超過70本在台灣較難見到的香港書。
書展期間,有不少港人文化講座活動在「夯看香港」專區進行,包括潘源良太太Rita Ip的新書《失眠兔》簽書會、柴宇瀚講「香港『第三勢力』與移民潮」等。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