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3月28日中午發生規模7.7(芮氏規模8.2)地震,震倒了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審計大樓,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4月4日,曼谷市長查察表示,搜救人員已經偵測不到廢墟中的生命跡象,將開始使用大型重機具開挖,預估將耗時30到60天移除大型殘骸,並尋找受難者屍體。
這幢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樓原定要給泰國政府審計處使用,由中國中鐵十局負責建造,30層大樓去年完成封頂,卻在地震中瞬間變成一堆廢墟,目前已知有15人死亡,79人失蹤。
據報道,廢墟之中的生命跡象持續轉弱,但由於現場鋼筋外露,可進入的空間很狹窄,搜救人員無法更深入抵達偵測到跡象的地點,直到3日晚上,搜救人員已經偵測不到任何生命跡象了,最後只好宣布停止搜救。
曼谷大樓倒塌,中國海外基建的品質可信度再次面臨挑戰。
中共當局通過「一帶一路」承包海外基建工程,一直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五大標杆工程淪為負面教材。
1. 厄瓜多「千瘡百孔」水電站
厄瓜多爾可可科多辛克萊水電站(Coca Codo Sinclair),曾是厄瓜多有史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Sinohydro Corporation)承包,斥資27億美元,於2016年竣工,被中共稱為從「里程碑」。
但僅僅到了2023年,該水電站出現了數千條裂縫,當地工程師警告水壩可能崩塌,目前正透過國際仲裁解決設計缺陷爭議。
厄政府工程師直言:「這不是維修問題,而是結構性危機。」是設計標準與地質風險評估的雙重缺失。
2. 巴基斯坦「短命」輸水隧道
巴基斯坦尼肋姆-吉魯姆水力發電廠,承建單位為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CGGC)與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組成的CGGC-CMEC聯合體,2018年投入營運,時任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出席啟動儀式。
但當地政府在2022年關閉該水力發電廠,因為他們在一條將水輸送到山上以驅動渦輪機的隧道發現裂縫。巴基斯坦電力監管機構負責人擔心這條隧道會坍塌。地質學家指出:「4.5公里隧道全線應力監測數據缺失,根本是盲目施工。」
3. 烏干達「帶病運行」雙子電站
烏干達伊辛巴水力發電廠,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承建,於2012年開始建設,2019年開始運轉,但運轉中故障頻傳,有超過500處建造瑕疵。
中國承建公司曾承諾該水力發電廠壽命可達百年,卻因品質問題陷入長期糾紛。
烏干達電力公司先前表示,安裝的電線和開關有缺陷,滅火系統也需要更換。烏干達能源部報告顯示,中方為趕在總統大選前投產,強行跳過72項關鍵測試。
該水力發電直到2024年9月才正式啟用。
4. 安哥拉「十年危樓」民生工程
中信集團承建的安哥拉凱蘭巴凱亞西巨型住宅區於2012年完工。結果十年後成為了「豆腐渣」標籤,住戶長期抱怨牆壁開裂、天花板發霉,建築品質差導致居住環境惡化。
建築材料檢驗報告顯示,混凝土強度僅達標稱值的63%,防水塗層厚度不足設計一半。
5. 斯里蘭卡「戰略港口」債務陷阱
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是一座重要的「戰略港口」,中國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負責援建,耗資17.61億美元,2010年開工。
但由於該基建項目與當地經濟適配性不足,港口的經濟回報率僅為可研報告預測值的17%,卻讓斯里蘭卡背負巨額外債。
2017年12月,由於斯里蘭卡無力償還債務,斯里蘭卡政府不得不將漢班托塔港移交給中國,簽署了99年租約期。
漢班托塔被認為是「債務陷阱」的典型例子,坐實了「基建換主權」的國際指控。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