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雪梨市政廳前高歌一曲隨想

林松
2024-12-20
image
悉尼市政廳門口的請願者

願榮光歸香港——雪梨市政廳前高歌一曲隨想

 日前在雪梨市政廳前高歌一曲《願榮光歸香港》,想起九十年前1934年魯迅的名句「敢有歌吟動地哀」。之前多年引吭高歌一首港人熟悉的著名歌曲,會有很多人和應,團結一起齊聲高唱的都是「同路人」。

然而,今次只有零星微弱的個別附和,現場有幾個人雖然身穿與香港有關的上衣,卻明顯對這首香港名歌無動於衷,甚至視若無睹、充耳不聞、毫無反應,好像從沒聽過,未知這幾個人是否來自香港以外的其它地方?

提起「東方之珠」這地方,比較多人聽過羅大佑創作及1991年演唱的華語版本《東方之珠》:「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

回望過去滄桑百年

《東方之珠》這首歌,更早還有1986年關正杰演唱的廣東話版本:「回望過去,滄桑百年,有過幾多淒風苦雨天。」不過,再早其實尚有一首同名歌曲,是1981年顧嘉輝作曲、鄭國江填詞、珍妮演唱的《東方之珠》:「念舊日信念何頑強,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新的迫害,新的引誘,有正有邪何處是岸……」

事實上,七十年代後期的香港,已經創作出勵志的歌曲。1979年黎小田作曲、盧國沾填詞、關正杰演唱的《天蠶變》,奮發人心:「獨自在山坡,高處未算高。命運在冷笑,暗示前無路。浮雲遊身邊,發出警告,我高視闊步。……經得起波濤,更感自傲,抹去了眼淚,背上了憤怒,讓我攀險峰,再與天比高!」《天蠶變》這首歌,與「麗的電視」同名劇集,互相輝映,受歡迎程度追過當時的對手「無線電視」。

步入八十年代,香港電視劇集走進黃金時期,產生很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歌曲,這些歌曲與電視劇互相影響,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香港文化,甚至影響海峽兩岸而至東南亞。

1983年電視劇集《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由顧嘉輝作曲、鄧偉雄填詞、羅文和甄妮演唱的主題歌曲《鐵血丹心》,更加成為香港經典。由於非常喜愛這首歌,自己多年前拜師學習聲樂,也趁機練習這首歌。

射鵰英雄鐵血丹心

但如果不是那個年代的香港人,並不容易理解《鐵血丹心》這首歌曲。因為這首歌是為武俠劇集而創作,所以歌曲本身的男女聲合唱,唱起來有點像打架那樣。看過劇集的人會聽得津津有味,沒有看過劇集的人可能不明所以,不懂男聲女聲為什麼在打架?!

「逐草四方沙漠蒼茫,哪懼雪霜撲面?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這首歌成為筆者的最愛,多次在好市圍、寶活市、東林村的節日文藝匯演中上台獻唱,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由於已經多次獻唱《鐵血丹心》,其後挑選了1982年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的《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歌曲《萬水千山縱橫》,但參考的是羅文演唱的版本,而不是關正杰演唱的原版,原因是羅文的風格更加豪氣,更加顯現美聲:「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獨闖高峰遠灘,人生幾多個關?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

今年多次被人問及,上台獻唱有沒有膽怯?怯場?初次上台的話,當然會怯場。但積累了十多年經驗,倒是看到了台上台下各式各樣情況。經常想起小學時期,有一次班主任要離開教室,由於我讀書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就被班主任吩咐站出來看管兩個班的同學。可讀書與管理其實是不同的兩回事,我站出來後手足無措,不知道應該怎樣做,結果引起兩個班的同學哄堂大笑! 

上台也是一種練習

為了克服站出來的緊張,就把上台當成一種練習,每次上台都是一次練習的好機會。以前挑選配樂,要找主旋律樂曲。近年才發現,歌星演唱的時候,配樂是要突出演唱的人聲,而不是突出音樂。原來挑選配樂,也是一種學問。

現場演唱,台上放有面向歌手的擴音器,或稱監聽器(Monitors),旨在讓歌手聽到自己聲音和音樂,以便保持節奏和音調。這跟面向觀眾的擴音器,或稱主擴音器(Main Speakers),用途不同。這也是上台吸收經驗,才發現的,才知道如何去調整。

至於觀眾用手機拍攝,也跟錄音室的專業錄音器材不同,兩者相差極大。有些朋友不懂,把普通手機拍攝的,拿來跟錄音室專業錄音的演唱去比較,這對歌者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普通觀眾並不懂得,這也難怪。

普通觀眾,對歌手的評頭品足,對歌手來說也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普通觀眾沒有接受過聲樂訓練,卻往往喜歡指手畫腳,這是人生常態,大可一笑置之,無需放上心。

香港開埠一百多年,從滄桑走向光輝,從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現在卻倒退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想起魯迅說「於無聲處聽驚雷」,願榮光歸香港!

(歡迎讀者意見回饋,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猜你喜歡

陶洛誦 : 平凡偉大的母親

陶洛誦  2025-01-21

陶洛誦 : 防患於未然

陶洛誦  2025-01-20

陶洛誦 : 孫鋼,你還好嗎?

陶洛誦  2025-01-19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