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私校都被人們看作是「精英搖籃」;在澳洲,只要經濟能力負擔得起的家長,一般也都會優先考慮讓孩子去讀一所不錯的私立學校,即使這樣的決定,現如今會以「犧牲」一套房產為代價…
最近,澳媒曝光了一項數據,送娃進入維州頂級私立學校讀書所需費用,已經堪比一套House!貴有貴的道理?
現在很多私校都在「隱晦」的告訴那些家長,本校龐大的校友關係,在確保學生未來獲得就業、收入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這種「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麼,而是你認識誰」社會背景下,就算是損失了一套房子,家長們在擇校的時候也都會優先考慮私校…想想自己的孩子,和世界上最成功企業家、最著名的政治家、最富有才華的文學家等等,曾就讀於同一所學校,這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
上一所不錯的私校,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就幫孩子們建立了初步的「社交圈子」…
私校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悄悄給孩子們分了階層!
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的成功,26%靠工作能力,5%靠家庭背景,剩下的69%,則靠的是人脈資源…
此外,斯坦福研究中心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也曾指出:當今社會人際關係,也是財富來源!一個人賺的錢,除了12.5%是來自知識,其他的87.5%則也是來自關係…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你的人脈里,藏着你的運氣和未來。提升自己的人脈,其實就是提升自己未來的高度。然,對於該「如何結識厲害的人,拓寬自己的人脈「?人們卻都有着不同的困惑…
其實,人脈的本質是一種等價的,公平的交換。想要優質的「等價交換」,校園其實就是一個最好初舞台…
尤其是那些有名氣的私校里,孩子走進的那一剎那,其實就等於已經提前進入了社會。
在澳洲,私校不允許排名次和用成績差別對待學生,所以,這使得孩子們形成了一個自我管理的社交等級:Cool,Nice,Nerd。
三個等級,排在最上面的是,Cool:Socially powerful。
這個等級里孩子的特點是:學生成績分布廣泛,優中差都有。但孩子們都是十分喜歡且擅長社交的人。彼此間會互相往來,交換友誼的學生來自Cool和Nice階層。
這個階層的孩子往往很會玩,還能帶上很多人一起玩。朋友多,願意交換的人自然也就就多。
其次,排在後面的是Nice:Socially capable。
這個等級里孩子的特點是:學生成績分布廣泛,優中差都有。孩子也都喜歡且擅長社交;互相往來,交換友誼的學生來自所有。
最後墊底的就是,Nerd:Socially awkward。
這個等級里孩子的特點是:成績分布通常好,不喜歡且不擅長社交;互相往來,交換友誼的學生來自Nerd和Nice階層。
這個階層的學生往往對學習很嚴肅,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不太會玩,願意成為朋友的人就少。雖然對於學生時代的孩子們來說,這種分層,是沒有什麼利害關係的,但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把校園關係濃縮出了一個小型社交圈。而決定這三個階層差異性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是否喜歡及擅長社交,以及朋友圈資源…
可見社交能力好的孩子,在校園裡是更「吃香」的。
不過好在,這個社交圈並不能代表所有。畢竟校園還是以學習為主的地方,社交能力再好,個人知識能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試想,如果Cool階層的學生,如果只專注於積累人氣,奔走於各種活動、party,不把學習當回事,六年過後,人脈散去,名牌大學的同學還繼續追隨他們嗎?
所以啊,只有那些學習和社交能力都好的人才會繼續受到追捧。而且作為學生,孩子們的首要任務肯定還是學習啊!只要自己足夠優秀了,還怕沒有人脈嗎?
當你優秀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人脈根本不重要,而且也不需要你去找它!該來的,它自己自然就來了…
校園裡的社交關係?
大佬們都心照不宣….
現如今,不管是澳洲,還是其他國家,把孩子送進私校,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接觸到資源更好的朋友,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
但其結果,究竟如何呢?最近一份對澳洲高層管理人員的審計報告,就揭示了關於這一問題的有趣現象。一直以來,土澳給人的感覺就是包容和友好。哪怕是在校園裡,學渣和學霸,也不會被區別的對待。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在社會關係當中,土澳部分地區卻有着比較明顯的「關係圈」。就以布里斯班為例,這裡很多私校畢業的商業精英,就存在「抱團兒」的現象…
一位在布里斯班長大,但在全澳各地都工作過的商人,就表示:「校友關係」在布村是一股強大的人脈力量。來自昆州的富豪Cathie Reid也表示,「在布村,幾個50歲以上的成功人士會在第一次面時先問你上什麼學校…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很少見…」
確實,對於普通人來說,畢業後,學校就只是自己曾經安置青春的地方。但對於澳洲人來說,自己曾經在哪上學,卻是拓展人脈的一個敲門磚!它甚至能直接影響到你以後工作生活!
就比如說,在布里斯班當地的金融公司Morgans,任職的都是頂級文法男校和聖公會男校學生;而前投資公司Blueky,則有很多文法男校學生…這是為什麼呢?
Hutchinson Builders首席執行官Scott Hutchinson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校友關係,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重要。
但這樣的關係卻能幫你爭取一次面試機會!雖然不能確保你會因為關係獲得這份工作,但有時候一次機會,就能決定所有…
此外,Consolidated Properties老闆Don O』rorke也表示,校友關係「有助力因素」,但業績仍是人生成功的主要決定因素。「校友關係可能會有助於打開一扇門,但之後要看自己的個人成績。」
其實,除了會在商業領域上大放異彩,在澳洲的政治舞台上,私校畢業生們也都在閃耀着光芒!以澳洲前總理Tony Abbott所率領的內閣成員為例,其約82%的官員都是私校出身!
來自社會上,不同的聲音。
說真的,名校校友抱團,在社會上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至少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們手裡多了一個敲門磚。不過,這個磚敲的好不好,還是要看孩子們的個人能力。不努力的人,就算把門敲開了,也一樣抓不住機會。同理,即使沒有敲門磚,有能力的孩子,照樣可以前途無限光明。
職業管理專家 Libby Marshall 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從僱主角度來看,校友關係並不能產生太大影響。因為,Marshall本人在畢業後的工作中,就沒有因為自己就讀於什麼學校,而產生什麼影響。但她承認,澳洲職場裡確實存在精英文化。
Marshall 表示:「在職業環境中,當我們試圖與某人交流是為了工作時,找到一些共同點就顯得非常有用。」所以,對那些曾就讀於私立學校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更容易與潛在僱主建立聯繫。不過,她同時也表示,「如果你足夠優秀,你就會獲得更好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升到高層的人都是有能力的、有動力、有目標,而不是和誰一起上過學。」確實,能力才是絕對你能走多遠,爬多高的關鍵因素。
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以為把孩子送進私校,就可以安心大吉,放鬆對孩子的教育了!因為發生在頂級私校里學生惹了大禍的案例也層出不窮!在這個焦慮蔓延的教育時代,把孩子培養成精英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更沒有捷徑可以走!
因此,跟誰上過同一所學校,上了一所多麼有名的學校,其實也沒有顯得那麼重要,關鍵是,一定在學校里沉澱下來,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在學校優秀的氛圍里找到自己的特長,成為「賽道」上的一匹黑馬,才是孩子們最應該去做的事情!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今天你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傲。
文章來源:墨爾本媽媽幫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