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近日援引一份報告指出,因COVID-19疫情,中國已有7,000萬人口失業,失業率高達20.5%。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一間證券所中泰證券曾發表報告指,中國受COVID-19疫情影響下,可能已有多達7,000萬人口失業,失業率高於兩成,遠高於官方公布的失業數據,不過,該報告已在星期一撤回。
中泰證券的3位分析師於4月24日的報告表示,COVID-19疫情令大量服務業及小企業受打擊,令失業率上升至20.5%。但是,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僅5.9%,低於1月的高位6.2%,而此指標由2016首次發布後,一直維持於5%以內的幅度。
報告更指出,中國有大量農民工作為就業群體,只以城鎮為單位計算失業率不能反映農民工的失業情況,因此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描述失業情況上明顯不足。但其中一名分析師在星期一指,公司應該以官方失業數據為準,因此報告已被撤回。
搜狐金融界4月26日刊登中泰證券的文章,指歐美防控COVID-19疫情的措施收緊後,經濟受到明顯衝擊,失業率大幅飆升。
文章稱,美國、歐元區的失業率都和經濟周期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而中國的兩套失業率指標和經濟周期的相關性都不高,甚至是背離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僅僅將在政府部門登記、並符合失業條件的人員統計為失業,存在明顯漏算。而調查失業率沒有包括農民工的失業統計問題。
文章指,從理論上來講,失業率和經濟周期應該是密切負相關的。當經濟周期向上時,生產擴張加快,就業機會增多,失業就會減少;當經濟周期向下時,生產活動放緩,就業機會減少,失業隨之增加。而中國的兩套失業率指標在過去20年間,不管經濟周期怎麼變化,失業率總是大幅上行,後小幅下行。2018年開始發布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波動非常小,基本維持在5.0%上下的窄幅區間,似乎完全不受經濟下行的影響。
一季度,中國GDP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超過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下滑2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下滑22個百分點,出口下滑15個百分點。但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5.9%,相比去年年底僅上升了0.7%。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末全國總共有7.8億就業人員,其中第一產業2億,第二產業2.1億,第三產業3.6億。二三產業的5.7億就業中,個體經營戶大概有1.5億,其餘為法人單位就業。
個體經營戶中,有1.2億集中在第三產業,即餐飲旅遊(76%)、居民服務(75%)等。據統計,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中餐飲收入下降43%,目前全國餐飲的訂單也僅恢復不到6成。根據上述數據,測算出個體經營戶至少新增4500萬失業。
一季度GDP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服務業中批發零售同比下降17.8%,交通運輸下降14%,住宿餐飲下降25.3%,該就業群體大約有9300萬,假定有15%正處於失業狀態,那麼服務業中的法人單位新增失業(除個體經營戶就業之外)有1400萬。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中可選消費比如家具汽車等耐用品同比下降26%,珠寶娛樂同比下降33%,與此相關的就業人口約1400萬。假定10%處於失業狀態,那麼可選消費製造業新增失業為140萬。
受國內外疫情雙重影響的外貿業,按照一季度出口累計同比下降13%的數據以及每百萬美元貨物出口可產生40個就業崗位測算,外貿加工業失業人數約為1000萬。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首發或轉載。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或原作者,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