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九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正在積極努力成為大數據分析的全球領導者,擬讓大數據分析在政府乃至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而監控國內人口以及增強軍事能力則是政府的兩個明確優先領域。
中國當下正尋求人工智能(AI)並將其運用到民事及軍事用途中,而第一步便是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術,即用計算機來理解大數據集。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同樣在2015年,中國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綱要》提到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態,助力經濟轉型;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提到大數據並強調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習近平還說,中國應圍繞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研究員傑弗里·丁(Jeffrey Ding)說:「大數據分析的進步對各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們在經濟、軍事和治理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預防犯罪,全面監控中國人
蘭德公司的報告中提到,中國共產黨的目標是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嚴格、全面地監控和控制中國的人口。
報告說,中國公安部門熱衷於採用大數據分析。「在沒有法律限制公安收集數據的情況下,這種強大的工具極大地增強了公安部迅速將犯罪記錄與幾乎任何其他被認為與逮捕涉嫌罪犯有關的數據進行交叉參考的能力。」
報告說公安部正在開發新的數據集並計劃將這些數據集集中在「警務雲」(police cloud)中。最終,所有省、市級的警察機關都可以使用警務雲,這將增加警方在不同數據庫(包括與犯罪無關的系統,如住房和就業記錄)之間建立連接的便利性,以快速識別人、地點和企業。
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通過將其他公安機關的數據整合到自己的大數據系統中,使得破案率提高了85.1%。他們使用警察地理信息系統(PGIS)對2.5億條數據進行標準化、整合,並儘可能對其進行地理定位。在一名犯罪嫌疑人越獄後,他們將監控攝像頭拍攝的嫌疑人面部圖像輸入PGIS, PGIS能夠找到匹配項並確定他的主要活動區域。警方最終在三小時內就找到並逮捕了嫌疑人。
報告稱中國還採用了大數據驅動的警務技術,以維穩的名義採取額外措施針對少數民族,特別是針對新疆維吾爾人。
人權觀察組織早在2018年便提到中共政府正在新疆構建和部署一種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預測性警務軟件。被認為有威脅的人將會被系統自動標記,這些被標記的人會受到警方調查,甚至遭到拘押。
人權觀察表示:「自2016年8月起,新疆公安部門陸續發布招標文件,足證其正在構建『一體化聯合作戰平台』(一體化平台),有系統地通過多種不同渠道收集個人數據。喀什地區似乎是最早建成該系統並常態運行的區域之一。」
蘭德公司的報告還提到了中共正在推動建設的社會信用體系。社會信用體系是政府對中國每一個人進行的重新評級,可以用來阻止等級低的人獲得某些社會利益,並獎勵等級高的人更好地獲得這些利益。
報告說,信用體系可以防止一些人造成可能威脅中共政權穩定的動亂,「中國共產黨希望衡量每一個公民的可信賴程度」,而其最終的目的,是讓守信者暢行天下,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這份研究還提到了在COVID-19疫情期間中國政府監控人們的行蹤,試圖以此來遏制或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報告說:「中國共產黨在危機期間開發的工具——追蹤其公民並利用他們的數據限制他們的行動——日後可能會被用於更為鎮壓(more-repressive)的目的。」
報告說:「中國共產黨似乎相信,通過收集儘可能多的公民個人數據,然後先發制人地調查甚至逮捕那些存在風險因素的人,許多犯罪行為是可以預防的。北京希望這些技術能夠阻止犯罪和政治異議。此外,中國政府似乎相信,這些大數據分析能夠劃出易出現令人擔憂的活動的地區,並相應地轉移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最終,中國領導人希望建立一種預測性的治安能力,以實現對社會互動的完全控制能力。」
提高軍隊作戰能力,主導信息化戰爭環境
蘭德公司的報告提到,在軍事領域,中國政府對使用大數據——最終是人工智能,以提高解放軍的各種能力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中國人民解放軍希望充分利用國防大數據,控制甚至主導信息化戰爭環境。(informationized warfare environment)在信息化戰爭環境中,信息控制是對抗大國的關鍵。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數字監控專家費德斯坦(Steven Feldstein)對美國之音說,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是未來軍事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投射力量的能力的一部分。正如美國和許多其他擁有龐大軍隊的國家一樣,中國正在把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視為他們未來軍事作戰技術的關鍵部分。
報告說,中共非常重視國防大數據。國防大數據的關鍵特徵超越一般的大數據,包括6S特徵:複雜性、超保密性、高機動性、高安全性、強對抗性和強實時性。
通過發展這些6S特徵,中國尋求加強其首要目標,即建設能夠「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的軍隊,從而能在信息戰環境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台灣、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等地贏得戰爭。
報告還說,解放軍正在探索國防大數據在指揮信息系統(C4ISR)、設備和維修、物流、網絡安全以及建模和仿真等領域的潛在軍事應用。例如,開展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艦船目標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研究,提高艦船識別能力和準確性;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系統級產品故障徵兆發現與故障預測研究,使得設備故障的早期預警準確率達70%以上。
此外,解放軍似乎還看到了大數據分析對訓練和招募的影響,並將其運用到了實踐中。
這份研究援引96754部隊政治工作部的一篇論文說,大數據可以用於軍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報告還提到,廣州軍區的一個訓練基地利用一個包含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社交媒體帖子、日常思想和行為等各種細節的數據庫來優化政治課程。
在軍事領域,中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從信息化向智能化過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到力爭到203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報告說,這其中就包括建立一支智能化的軍隊,而中國政府也正積極考慮人工智能技術的軍事應用。
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蘭德公司高級防禦分析師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對美國之音說,報告並沒有試圖對美國和中國在大數據分析方面的領先地位進行評估。但中國在收集和利用大數據集以實現其軍事等領域的目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一趨勢很可能在未來幾年繼續下去。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