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中国去年12月达成投资协定,可能是双边关系急转直下前的最高峰。分析指出,在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对待台湾、香港、维吾尔人之际,欧洲正逐渐靠拢美国总统拜登的抗中阵营。
欧洲联盟(EU)与中国历经7年煎熬谈判,终于在去年12月达成重大投资协定。但在那之后,欧盟行政机构与德国各自研拟限制中国实体投资的法案,还加入美方行动,与北京相互制裁。
意大利政府原本热情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却出手阻止中企收购计划。即使是中国前10大贸易伙伴的荷兰都变得更加谨慎,保护自家高科技企业不被收购,并制定专门的中国政策。
彭博指出,上述案例显示欧洲采取更强硬态度面对北京,而且最大的转折点尚未到来。
民调显示德国绿党(Greens)在9月大选后将扮演政府要角。换言之,未来欧洲最大经济体更可能倾向疑中立场,因为绿党对中国的态度比现任政府更强硬,曾呼吁终结北京“公然违反人权”的行径,并希望欧洲与大西洋两岸密切协调对中事务。
其实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召开线上会议时,就出现关系趋于紧绷的迹象。那次会议跟平时作法不同,并未现场转播开场白,会后亦无记者会。
默克尔与李克强虽承诺会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与对抗气候变迁等方面紧密合作,但德国在会后几小时公布的逐字稿显示,默克尔提到人权问题,还说双方存在歧见,特别是针对香港问题。
一名中国官员就形容欧中关系正走向下坡,不论德国绿党能否执政,欧盟与中国的关系都处在紧要关头。
上述种种欧中关系紧绷的迹象,都暗示欧洲大国逐渐倾向支持拜登(Joe Biden)政府对中国的看法。随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在伦敦参加七大工业国集团(G7)外长会议,欧美之间可能修复在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任内受损的关系,包括贸易、关税和技术等层面。
人在北京的中国欧盟商会(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也说:“氛围已经改变。”他担任董事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是3月面临中国制裁的实体之一。
伍德克说,中国以独断态度对待台湾、加强对香港政治控制,又因被控在新疆侵犯人权遭各国制裁,诸此种种构成“完美风暴”,而且中国并未守诺开放经济。
不过彭博也指出,欧洲肯定不会只有一种意见,匈牙利等欧盟成员国仍渴望与中国往来。现在拜登采取的路线是与中国竞争之馀,仍寻求在气候变迁等全球议题上与中国合作。欧洲要奋力走出自己的路,否则将面临更多难题。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