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我是一个戏精。
鲁迅小时候看的社戏,在我们苏北地区也是有的,只是叫法不同,山东过来的鲁剧,河南来的豫剧,南方的偶尔也会来黄梅戏,只是过于缠绵,节奏太慢,看的人不太多,后来慢慢也就不来了。
村里老少爷们最喜欢看的就是豫剧,剧本凄凄惨惨惹人泪下,上面台上哭,下面妇女哭,大家哭成一团,更多的是黑白脸剧,看到入迷的时候,就当了真,捡起石子就往讨厌的角色身上扔去,第二天演员各家各户要粮食的时候,经常有脸被砸伤的,心里过意不去,就会多给点玉米小麦。
村里大戏不常有,农闲的日子才会来,其实跟要饭的差不多,只是变换了方式,后来农村的日子慢慢好起来,河南老乡也能吃饱饭,就再也不来我们这里唱戏了。
没有大戏看的日子非常无聊,所以我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泼妇吵架。
出去旅游常去影视基地,幸运的时候也会遇到拍摄现场,也就明白了这些感动我们的戏剧是怎么出来的,演员随便摆动几个动作,观众看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优秀的影视作品,最大的功劳应该归结为摄影师和后期制作,至于演员的成名,多半是导演给的机会吧。
还有那些神剧,台上刺刀见红,台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鬼子兵演员和中国姑娘穿着戏服说说笑笑,亲密的很呢。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鬼子兵的恶毒和泯灭人性,更多是我们自身另一面的真实反映。
喜欢看电影追剧,却并不崇拜明星,工作在一线城市,和她们偶尔还是有近距离接触的,很清楚她们都是什么样的货色。
最优秀的演员从来都不在影视界,官场的表演和官媒的赞歌更加精彩感人。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律侠普法)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