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故宮的精密排水系統被外界稱道。近日,北京連日暴雨,多地積水較深,就連600年未積水的故宮都被淹了,慈寧宮內形成一片小水塘。有網友嘲諷,和鄭州一樣,人為地亂改,破壞了原有的河道。
7月21日和22日,北京接連暴雨導致部分路段積水,甚至有路段發生崩塌。多架航班被取消,公共交通停運。
由於積水,故宮古老的排水系統啟動,大殿底座上充當排水孔的龍頭開始吐水。
有視頻顯示,慈寧宮院落西側出現嚴重積水,院子變成一個小水塘。 遊客們穿着雨衣,打着雨傘,淌着沒過腳踝的積水行走。
有網友詫異地看着該視頻,之後截圖並配文「故宮六百年從未積水,經過現在更加科學的排水措施,終於積水了!」
有網友將該截圖發到海外社交媒體推特,再次引發關注。有網友嘲諷,600年沒被淹的故宮被淹了,這一定是美帝的責任。甚至有網友留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輿論的聲討聲中,中國當局並未作出解釋,反而放出視頻,展示故宮「千龍吐水」的景觀,吹噓暴雨後故宮的「如夢如幻」,展示雨後「多處大殿外積水寸許,波平如鏡」的狀況。
故宮排水設計十分精密
據陸媒稱,古人在建造故宮時,設計了一套精密的排水系統,使地面排水量大於降水量,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宮內積水。
故宮外設計了三道河渠,第一道是「明內城護城河、大明濠及太平湖」,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及後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和故宮的筒子河(護城河)」,這三道河渠平時為城市供水,遇到暴雨時則起到排水的作用。
由於北京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古人利用此特點,將故宮內的水系設計成北高南低。故宮內的雨水最終都通過排水渠道流入內金水河,再從東華門南邊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另外,故宮內部的排水系統更為精妙。排水系統以故宮正中御道為分水線,分水線東西兩側的地勢逐漸降低,可令雨水順地形往東西側流入護城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座大殿的三層玉石底座上,每一層四周都布滿刻有龍頭的雕刻,充當排水口,每當下起大雨時,龍頭雕刻就會噴水,形成千龍吐水的美景。故宮各處排水的明溝和暗渠密布。 因為宮內建築物又多又密集,每一座院落相互阻隔,為了防止局部積水,院落內的排水設計更加精密,設置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眼等,每條溝渠綜橫交錯,形成龐大且完整的排水網絡。
陸媒稱,精密的排水系統再加上定期維護,才使故宮600年來沒有淹水問題。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