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將建污水處理廠 BBC:台旱災損全球電子業

方泠卉
2021-04-26
image
為了因應56年來的大旱,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除了啟動水車載水(圖)、赴建案工地載水,也將從其他企業調度自來水。(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台灣民眾目前最想聽到的美妙聲音是雨聲。面對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嚴重乾旱,雖然南部地區日前降下甘霖,但最新的水庫即時水情顯示,全台21座水庫逾半蓄水量低於20%,有些甚至低於10%。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已經決定要建立新設施,以便未來面臨旱災時有助於渡過難關。而台灣嚴重的水情也引起英國BBC關注,指出將對全球電子業造成不利影響。

「終於下雨了,好高興!」

綜合媒體報導,由於華南雲雨區25日東移通過台灣,加上對流旺盛,各地陸續降雨,東半部、南部有較明顯降雨,苗栗、台中也飄雨,讓不少民眾開心直呼:「終於下雨了,好高興!」

經濟部水利署統計,這一波降雨讓全台主要水庫進帳56萬噸,若加上未來入庫的流量,預估總降雨效益達108萬噸。水利署也趁機在全台14地同步進行人工增雨。不過,水利署坦言,這波降雨對水庫助益仍相當有限,尤其是中部地區降雨不多,對紓解旱象幫助不大,南部的南化水庫略有進帳,曾文水庫仍未解渴。

根據水利署資料,中部德基水庫蓄水率在25日僅剩3.37%。

高雄市區25日上午開始下雨後,有民眾開心直呼:「第一次覺得雨聲那麼美妙,終於下雨了,好高興喔!」高雄市長陳其邁在臉書上傳他穿西裝在雨中感謝天降甘霖的照片,並發文指:「希望都進到高屏溪攔河堰,緩解水情。」

台積電將建全球首個專屬污水處理廠

面對持續的旱情,「用水怪獸」台積電傳出要建置新設施解決未來的水荒問題。

據新浪科技25日引述《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台積電歐洲和亞洲銷售高級副總裁何麗梅在一次視訊會議上透露了該設施的細節。

何麗梅認為,該工廠將於2024年全面投入運營,並將於今年年底開始有限的運營。她強調,該工廠將逐步提高工業廢水的處理能力,到2024年將能夠每天產生67,000噸水,這些水可以重新用於晶片製造過程。

台積電稱,自己組建並專門用於自身的污水處理廠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此類工廠。

台灣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地之一,全球消費者使用的許多產品都依賴於台灣公司製造的半導體晶片,缺水恐怕連帶引爆全球性的問題。

新竹縣的寶山第二水庫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兩個主要水源之一,其蓄水量於26日只剩下4.9%。

BBC:台旱災恐嚴重衝擊全球電子業

日前英國BBC以「台灣缺水為何吸引了全世界關注,這次到底有多嚴重?」為題報導,指出寶山第二水庫的蓄水量若持續下降,恐嚴重衝擊全球電子業,相關產業如智慧型手機、呼吸設備的生產都將受到影響。

報導也提及台灣的水費較便宜,部分人認為這是民眾平時不珍惜水資原的原因之一。台灣的水價為每噸11元新台幣(0.39美元),在被調查的3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二,是韓國水價的一半,是美國水價的四分之一,英國的六分之一。

隨著乾旱持續惡化,美國現在也擔心自己過度依賴包括台灣在內的海外晶片工廠。

台積電和其他晶片製造商正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他們正在回收更多水,台積電稱其回收率超過86%,並表示到目前為止運營未受影響。

不少人祈禱5、6月的雨季能帶來雨水。報導指出,若台灣不能解決乾旱,恐怕未來幾年農業及半導體產業都將受到打擊。

為了因應56年來的大旱,台積電除了啟動水車載水、赴建案工地載水,也將從其他企業調度自來水。內政部營建署4月中曾指,台積電南科廠、奇美實業、台南市政府與南部科學園區等四方,最快將於5月初簽訂再生水交換契約,有望成為台灣再生水交換首例。

營建署官員說明,台南仁德再生水廠有相關的換水規劃,奇美實業的自來水替換給南科園區的台積電,奇美實業就使用再生水作為部分水源。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