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中國驕傲的首架大型國產客機C919在研發了13年後,可能最快在明年交付。但是這個國產科技卻從未在中國最大的航空航天展覽展示過。有消息指,這是因為近年來美國收緊高科技出口管制,使C919面臨零件短缺問題。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C919客機沒有在今年的珠海航展展出,是因為美國限制高科技出口,生產該客機的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國商飛)得不到供應商的供應,而且其備用零件也已經用完,因此生產零件面臨短缺,相關認證及生產目標或受影響。
自2020年12月起,美國政府便開始要求凡是「與中國軍方有關」的零件和技術出口都要獲得特別許可。消息人士指,就算美國供應商獲得了許可,但C919的認證和生產計劃也會受影響。
大陸媒體·報道,中國商飛在全球獲得815架臨時訂單,但只有中國東方航空下了5架確定訂單。東方航空8月表示,今年年底可能會受到首架客機,未來兩年各再收到兩架。如今在美國管制出口下,外界都對C919能否準時交付表示關注。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C919進度落後,中國商飛只好專注試飛,儘量累積最低飛行時數,以獲得中國航空監管機構的認證。
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美國在航空領域的國際認證上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而中國不具備所需的技術和零件便會受到政策所影響,航空發展面臨壓力。他還說,中美的戰略競爭早已形成,科技方面更是傾向於冷戰味道。
另外,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也表示,中國雖被視為世界工廠,但其的強項是「組裝」,而非「關鍵零組件」的研發,即使是中國最強的軍機,仍需依靠俄羅斯提供發動機。
曾志超說:「在(中國)現在才要對關鍵零組件下手的情況下,我相信她除了發動機之外,飛機的雷達、導引、通訊等都是一些很高深的技術,說實在(要研發的話)並沒有那麼容易。過去當然有俄羅斯幫她撐腰,所以可以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但畢竟這麼大的飛機,她還是要很慎重,才有可能通過國際認證 ,然後達到商用的目的。」
中國官媒曾指,這架國產客機實現近60%的國產化,並力爭實現100%的國產化。但翻查資料發現,C919客機非常依賴外國技術,尤其在重要技術上如動力系統、航電飛控系統、燃油系統等,皆採用國外成熟的產品及技術,或是由中外合資企業製造,中國僅負責機身、機翼、尾翼、內飾等設計部分。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