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國政府公布,2022年的軍費預算為1兆4504.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長7.1%,相對於當局制定的中國經濟增長5.5%的目標,軍費的增長幅度之大讓外界矚目。另外,今年的兩會,也是缺席人數最多的一屆。
3月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3屆全國人大上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中稱, 2022年中國的國防支出為1兆4504.5億元,比去年增長了7.1%。報告中同時指出,2021年中國軍隊的預算是1兆3557.58億元,已全部執行完畢。
2022年中國軍隊的預算之高,增幅之大讓外界矚目,因受疫情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房地產、教培等行業低迷,失業率增加,及消費低迷等)中國經濟遭到重創。2022年中國當局制定的經濟成長目標為5.5%,遠遠低於國防支出的增幅。
報導稱,另外,中國對外部的環境感到緊張,包括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台灣,美國在中國南海占領島礁附近的海空軍行動,及中國與印度不斷惡化的邊界爭端等等。
中國軍費的支出因太過龐大,引發外界質疑。環球時報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回應,中國軍隊的軍費之所以龐大,是因為要考慮「國家的安全和發展需要」,比如中國在台海、南海和西南方向都面臨挑戰,尤其是「兩岸的和平統一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保證,否則就會出現動盪。」
經濟專家:5%的GDP目標仍然訂得太高 很難達到
總理李克強在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中稱,2022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5.5%左右,可以說這一目標是中國當局在近20年來,制定出的最低數字。這也意味着,中國當局都對中國經濟不看好。不過多名經濟學家表示,5%的GDP目標仍然訂得太高,很難達到。
李克強在政府報告中說,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政府工作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仍然突出。綜合分析,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李克強直言,2022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3%左右;進出口保穩提質,糧食產量保持在1.3兆斤(6500億公斤)以上。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的3.2%下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制定的GDP成長目標是近二十年最低的,由此可見中國的經濟不容樂觀。
據美國之音報導,倫敦的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稱,今年,中國的經濟很難保五,除非進一步放寬財政政策,刺激已經從谷底回升的消費來達成,否則就是直接宣布達標,反正中國當局的經濟數據大多帶有水份。
威廉斯還稱,中國今年面臨的經濟利空不少,特別是房地產不振,投資額可能持續走滑,出口前景也疲軟。他說:「總體而言,我仍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將持續走弱。雖然官方數據直指中國經濟可以有5%的增幅,但實際成長增幅可能只有3-4%。」
另外,威廉斯還稱,作為俄羅斯的盟友,中國目前的處境很尷尬,不管是歐美等北約國家、還是亞洲國家對烏克蘭的局勢越來越同情,如果中國暗助俄羅斯規避來自西方民主陣營的制裁,可能最終也會招致同樣的制裁。
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也認為,中國GDP今年要保五,得克服很多挑戰。他說,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低估了內部的三重壓力,尤其是經濟預期轉弱的壓力可能嚴重影響企業投資的意願,另外,它也似乎未將俄烏戰事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納入考慮。
劉孟俊直言,中國經濟必須維持在5-5.5%的增幅,才能帶動內需、支撐就業和發展內循環,但眼前要達標的利空因素太多。以外貿為例,中國並未完全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採購目標,因此,美國未來對中國所採取的制裁可能一波接着一波,而美中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等衝突今年也可能加劇。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僅完成了57%該協議所議定的美國產品採購目標。
兩會開幕330人缺席 創歷年之最
今年兩會成為歷年來缺席人數最多的兩會,缺席人次達到330。
3月4日,中國全國政協會議開幕,應出席委員2157人,實到1988人,缺席169人。
3月5日,中國全國人大會議開幕。會議應出席代表2951人,實際出席2790人,缺席161人。
其中,香港代表團因為疫情影響,多人缺席。人大會議,香港人大代表僅17人出席,19人請假。
雖然陸媒報導了香港代表團的缺席原因,卻對大陸官員缺席的原因隻字未提。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