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集體領導終結、團派被滅發生於何時?

何清漣
2022-10-31
image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會見媒體(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習下李上」的網絡政治評書講了將近一年,西方媒體都加入傳播行列,但中共二十大的結局表明,習近平贏了。各種評論痛詬:習近平不僅贏了第三個任期,還為鄧小平開創的「集體領導」送終;並「團滅」了紅二代與團派。但論政需要從事實出發,就以集體領導、團滅紅二代與團派的時間來說,並非發生在二十大,而是自從習近平十八大之後當政以來,步步為營地推進,十九大就已經基本完成。

消解「集體領導」的第一步:通過小組重組黨內事權

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央軍委全是習家軍,習近平曾任方面大員的福建、浙江的班底就是習家軍主將。評論多斥曰:習近平破壞了「集體領導」。

其實,習近平上任之後,就沒存在過「集體領導」。但在交接班前後一段時期,中國政界、媒體無從揣測聖意,因此有了一些投石問路者。2012年10月12日,中國網發表胡鞍鋼《中國「集體總統制」更民主高效》,強調鄧小平時代提出的「集體領導」制度的最重要特徵就是「集體」二字:是「集體智慧」,而不是「個人智慧」;是「集體決策」,而不是「個人決策」。它的實際運行體現在五大機制:集體交班、接班機制;集體分工協作機制;集體學習機制;集體調研機制;集體決策機制。11月胡鞍鋼作為十八大代表出席全國黨代會,外界據此揣摩這說法可能受到青睞,媒體炒作一直延續到2013年11月。

但習近平顯然未採納胡鞍鋼的建議,從上任之後就忙於成立各種小組,重組內部事權。到2014年3月15日為止,他先後出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國家安全委員會領導小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等各種小組組長,甚至還兼任了一個外界沒太注意的「釣魚島應變小組」 組長。

2013年5月,搜狐網搜集舊文,編了一輯《「小組」如何治大國?》。該輯介紹,「小組」是中共黨政系統中常規治理方式之外的補充,並在特定時期擁有跨部門的協調權力。級別不同的小組,擁有的權力也不同,國家領導人親任組長的小組權力最大。該文並不避諱這些小組的「神秘性」:機構設置在官方資料中鮮有詳細記載,公開報道更少之又少。這些小組既不掛牌子,在黨的組織機構名錄也找不到它們。眾多「小組」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也不單獨確定人員編制。很多領導小組雖為常設,但並不需要日常辦公,多數只在出現了需要應對的重大問題時,以組長牽頭組織聯席會議、多部門聯動的方式完成決策。該文用「尋常無蹤跡,大事現真身」十個字概括以往的中共小組政治,倒也傳神。

這事當時國內外都予以關注,不明白堂堂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國國家主席之尊的習近平為何要屈尊當一個又一個小組長?其實,熟悉中共歷史的人都知道,毛澤東喜歡搞運動,每逢運動,必先成立小組,實現權力運作一杆子插到底。 2014年3月19日,我寫了篇《「小組」為何是中共政治的「常青樹」?》,述其末末,指出各種名目的領導小組不但是中共最高領導人推進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內部事權整合的重要手段。早期黨史上最著名的小組就是長征時期的三個「三人團」, 依次為「最高三人團」、「中央隊三人團」和遵義會議後的「新三人團」。毛澤東成為後兩個「三人團」的重要成員,為其掌握中共最高權力鋪平了道路。此後,毛為了便宜行事,經常成立各種政治小組,重組內部事權。「延安整風」是小組政治的巔峰時期,從1941年7月開始,陸續成立中共中央調查研究局、清算過去歷史委員會、幹部審查委員會,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等,服務於不同的目的。毛一生最為人熟知的是「中央文革小組」,他賦予這個小組的使命是奪權鬧革命。只是其時毛已是天下第一人,不再出任組長。

習近平時期的小組政治有其特點:從小組成立的密度來看,堪比延安整風時期;從其親任組長之多來看,遠超歷屆中共最高領導;從小組活動的方式來看,從過去的神秘隱身走向公開。通過這些小組,習近平完全打破了以往「集體領導」的權力格局,將所有權力集於一身。

BTW,外界視為「國師」的胡鞍鋼就因關鍵時刻會錯聖意,此後不管再怎麼讚美中共的偉大成就,但就是進不了黨庫的高級智囊群。

第二步:革除舊制,將並肩稱制的「集體領導」變為「軍機處」

2017年10月27日,在中共十九大新一屆政治局召開的首次會議上,審議了《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其中一條最重要的規定是今後中央政治局全體成員(當然包括政治局常委)「要堅持每年向黨中央和總書記書面述職」。此前,中共只要求國務院等五大國家機關黨組(不是個人)向政治局常委會報告工作。當時,自由亞洲電台與美國之音都報導了這條消息。

這條變化的意義在於:總書記而非政治局常委成了黨中央的唯一最高代表,政治局常委不再是地位與總書記接近的集體領導,而是需要向總書記每年定期匯報工作的下級僚屬,作用有如清朝皇帝的軍機處。

這對確定習近平在黨內至高無上地位是關鍵的第二步。以後,每年政治局委員們向總書記述職的消息,都會見之於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報端。

團滅團派,始於十九大之前

「團滅」團派,被認為是二十大的習近平三大政治動作之一。10月24日 ,《華爾街日報 》中文版發表一篇署名為Chun Han Wong的文章《中國自由派旗手胡春華落選政治局委員會》,悼曰:「中國四位現任副總理之一、曾被認為有望接替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胡春華在周日落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標誌着一顆曾經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黯然落幕。」

作者可能不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人數從來就無定製,比如,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0人,十五屆為22人,十六屆為24人,十七屆、十八屆與十九屆均為25人。這種人數設置,全看時勢政治需要。根據人數減少來判斷臨時更改名單,是完全不了解中共內部運作方式的外行話。更重要的是,中共黨內早就沒有自由派,胡錦濤從2005年開始明確反對西方在中國的顏色革命,吳邦國更是提出「五不搞」,「黨內自由派」這名號早就專指李銳、李慎之及《炎黃春秋》雜誌的一群主要作者、號稱「兩頭真」(指參加革命的青年時期真誠信仰共產社會主義,退休後真誠反省中共革命的錯誤)的黨內退休老人。胡春華與他們從無往來,不知道何時成了這個派的旗手?他掌旗的中國自由派究竟由哪些人組成?

更重要的是,胡春華的仕途蹉跌不始自二十大。如果這位作者願意查一下西方媒體,就會發現團派失勢始於2016年。

BBC中文網曾在2016年9月30日發表一篇習近平打壓團派勢力的綜述《英媒:習近平為十九大布局打壓團派勢力》,其中提到團派是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政治堡壘,伴隨著胡錦濤的崛起而形成的非正式派系。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之中曾有共青團中央書記處任職經歷者,有李克強、李源潮、劉延東、劉奇葆和胡春華。但在習近平時期,他重用自己任職省份的浙江幫官員(加上一點福建幫),打壓團派,幾年之間,共青團中央年度預算已經被削減一半。

BBC引述路透社三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說,其時政治局七常委中,除了63歲的習近平和61歲的李克強在2017年的十九大不到退休年齡外,另外的5人都非常有可能退休,習近平會在十九大期間試圖阻止團派主宰由7人組成的政治局常委的位置。根據是,其時中國官媒撰文批評共青團中央「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中國官場與駐華外交界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導了這些批評——這一信息後來被證實為真,因為胡春華等團派勢力在中共高層政治中地位自此式微。因此,《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將胡春華失勢的時間往後推了整整6年整。

二十大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前總書記胡錦濤在會場上被帶走。猜測頗多,最流行的就是這個版本:習近平給了胡一份完全不同的名單,他在會場上提疑問而被帶走。

除了有幾位唇語專家解讀那段視頻並標出原話,否則不會有真相。但我想指出的是,兩份名單之事不可能發生。因為這次會議最大的主題是解決習近平的連任問題,這種大會的籌備與各種溝通往往長達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二十大人事安排為例,據新華社10月24日消息,這一工作開始於7個月前。2022年3月24日,習近平以總書記身份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門研究,討論通過了《關於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醞釀工作談話調研安排方案》,談話調研和人選醞釀工作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進行。從2022年4月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安排時間,分別與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談話,充分聽取意見,前後談了30人,主題就是研究提出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人選全部定好之好,新華社9月19日發文昭告中國朝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胡錦濤是個謹小慎微之人,在其當政時期,沒允許兒子女兒從政,其子進入政府系列是2013年習近平當政之後。此時他自然更不會要求破格提拔兒子進中央委員會,因為從無地市級官員進入央委之先例;十八大後期開始,習對團派打壓,例如李源潮的式微以及他為培養官員與哈佛大學合作的省部級幹部培訓班就此結束。凡此種種,胡錦濤都保持沉默,未曾干預,如今退任十年,突然想在中央委員會的人事安排上表達不同意見,完全不合他的性格及其官場閱歷。

本文不評價習長期執政下的是非得失,只秉持一點:論政先從事實出發,習近平當政剛滿十年,這段時期發生的事情,網上資料俱在,不需要在圖書館翻查舊報刊。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