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被砸了 山東10萬事業編制人員轉為合約工

方泠卉
2024-08-05
image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7年12月10日舉行國家公務員考試,圖為一名考生在查看考場。(Tao Zhang/Getty Images)

中國多省為了減輕財政負擔,實行精兵簡政,即把省內事業單位轉為企業,轉制後工作人員將由事業編制,轉為一般企業員工,不再擁有「鐵飯碗」。最近一例發生在山東省,約10萬名事業編制人員將轉為「合約工」。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的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國企編制,往往被視為「鐵飯碗」,一旦入編,就不會輕易被辭退。但中國近年因失業率居高不下,使考公、考編人數逐年遞增。然而,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各地財政吃緊,於是多個省市開始精兵簡政,「鐵飯碗」將不復存在。

近日,山東省人社廳等10個部門聯合宣布啟動省級事業單位向企業轉變的全面改革,涉及約10萬名事業編制人員,轉制後的企業將收回所有的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將從省編辦的實名制名單中剔除,並與新成立的企業簽訂勞動合約,成為企業員工,即合約工。這項重大措施將徹底改變長期以來事業單位「鐵飯碗」的局面。

相關消息引發網民熱議,「事業轉企業,是不是就意味著單位要自負盈虧了?」「紅十字會就該改成企業,自負盈虧,杜絕財政拔款。」「並不是所有改制就能成功,一定會出現分化。唯一的就是減少財政支出。」「難道是韭菜接不上茬了?所以養不活了。」「好離譜,山東孩子高考就hard模式了,事業單位也完蛋了。」

不只山東省,中國多個省市早前已開始進行精兵簡政,澎湃新聞報導,河南省今年4月要求事業編制按不低於30%精簡。黑龍江、湖南、湖北、雲南、安徽、內蒙古多地,都已開始「精兵簡政」。

實際上,美中貿易戰開打後,中共已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勒緊腰帶」,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

針對地方債務問題,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2023年年初向媒體坦言,中央「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執行「中央不救助原則」,「誰家的孩子誰抱」。他此前也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政府過緊日子不是短期應對措施,而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

去年6月,廣西政府發布公告稱,擬與國營企業債務撇清關係,要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誰舉債、誰負責」,地方政府不承擔償債責任。

這意味著,如果事業編制人員轉為企業員工,即使進入國有企業,也將面臨自負盈虧的風險,地方政府對此「概不負責」。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瓊瑤筆下的「中國人」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2-21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