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一甲子歲月

劉彪
2021-02-20  更新: 2021-03-10
image
歲月蒼桑的匆匆流逝,我在澳洲已定居了整整一甲子的時光;從童年移民到墨爾本,轉瞬間竟已變成高齡人士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歲月蒼桑的匆匆流逝,我在澳洲已定居了整整一甲子的時光;從童年移民到墨爾本,轉瞬間竟已變成高齡人士啦!我非土生的華裔,1948年在中國誕生,原籍廣東台山,當時大陸仍然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因此我屬於中華民國的華僑。

我向來以台山人為榮,因為台山人是最早飄洋過海、到金山淘金、開礦及從事建築鐵路的華僑。是最早接觸到西方文化的人,當年傾力支持國父 孫中山先生反清革命,以及參加抗戰為保家衛國作出了牲犧及貢獻。鄉人們義無反顧的出錢出力,為民族與國家普寫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跡。

在原籍台山時我家是富農,抗戰時先父是政府官員。因此我在童稚時是被抱在母親手中逃離大陸,到了香港渡過童年無憂的時光。

先祖父在清末時已隨幾位堂兄到澳洲,只有十餘歲的少年人很快便學會了英語,成了堂兄們的代言人。由於當時澳洲實施白澳政策,引進有色人種的勞工是不能攜帶家眷。我爺爺變成了金山亞伯,要回「唐山」娶妻生兒育女暨買田買地。那時交通工具是中式的「大眼雞」船,往返一次要超過四個月,故先父與他兩位妹妹相差了十餘歲。

劉先生與部分兒女
劉先生與部分兒女。(提供)

那一代離鄉的中國人很可憐、在抗日與國共內戰時,這些老人家都有家歸不得。爺爺在長達三十年後始能再與我祖母重逢,那已經是幸運了,許多朋友與親人分離即成永別。

先父從沒有告訴我們、抗戰時怎樣會跑去新加坡?竟帶一位十八歲的姑娘回廣東結婚,並生了一堆孩子們。當年先母在新加坡參加抗戰宣傳募捐活動,她會唱很多抗戰歌曲,仍在求學可算是知識份子,後來在香港當上小學校長,我在母親當校長的小學讀書,教我的老師袁炎先生、是二妹的義父,這位原籍海南在警官學校畢業,因抗戰而投軍,成了影響我一生的人。

在香港時我常常跟隨袁老師去「調景嶺」探訪他的老朋友們,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抗日時國軍的將領,後來都被接去台灣或跟兒女們移民美國。

先父劉偉平在抗戰期是政府機構公職,他手下有軍隊。兩位老人家從來不提過往事跡,只可以從他們回憶閒談時聽過的片段。

我從九歲至十二歲是在學校寄宿、跟隨袁老師一齊生活,每周只回家一次。那段童年畢生難忘,是在軍事化嚴格訓練下生活;無論坐姿或走路都有規範,出錯要受體罪,多是打手掌、最多一次被打三十餘下,沒有流眼淚忍痛承受,十一歲已是大男人啦,要做到男兒有淚不輕彈。多年之後從妹妹口中得知,她們從沒有被袁老師打過?

弟妹們與我同是袁老師所教,我卻經常受到體罰,因為是我做錯,作文時用了太多「的」及「了 」字,老師用紅筆圈上,每圈一個便打一次手掌。實在心存感激、因為受罰讓我比同學們的中文更佳。可惜成長後少應用,仍停留在六十年前的水平,如今更是執筆忘字,愧對吾師了。

我精於心算,全是袁老師教導有方, 每次考到八十分或更高分,晚餐就會給我增多一碟叉燒肉和大瓶啤酒,第一杯屬於他,餘下全是我的,真是很開心的日子呢!

媽媽楊安娜校長知道後,曾問袁老師為何要教我飲酒?袁老回答一個大男人如喝一或兩杯就醉倒了,怎麼可以呢?媽媽便不再多說,從此開創了我的豪飲生涯;家中從不禁酒但我從不貪杯,直到老邁時患上痛風始自動戒酒,曾做過酒台上的英雄,也是當年勇吧!

十二歲移居墨爾本讀書、本想學成回港,世事難料竟留下來、轉眼便六十年、是整整一甲子歲月啊!我到處觀光去過頗多國家後,知道我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間樂土,實在幸運。我及家族早已落地生根,連同爺爺在內的五代人,已經在澳洲生活超過了一百二十年,我家族也是華人在澳洲歷史的一部份。

在一九六零年和我一齊到墨爾本的堂叔劉堯鏗,我們份屬叔侄彼此相知相惜,卻情同兄弟。我們是同學、 同事暨同屋,一齊去餐樓工作。(墨市華埠的餐廳昆明樓、是先嚴、他先父與昆明叔一 齊經營打拼的地方,如今樓在而三位長輩已仙遊。)

我是師兄他是師弟,與人發生爭執、我要動粗打人他就拉我的褲帶不放,一直叫著「忍、忍、忍」。一齊食飯時我是酒囊他是飯袋,他不喝酒故連他那份也由我包辦。當年的空手道五段高手都不敢與我們過招,我是拼命三郎說打即動手,有持無恐的是明知他必會幫我,所謂「打虎不離親兄弟」那是年少輕狂的時光。

蒞澳第三年我轉讀工業學校,香港人稱我們為「手作仔」;課程尚有英文及常識科,常識科老師是洋人,還是共產主義的信徒及擁護者。我是他的好學生,經常下課後交換意見及傾談,他以為已經將我洗腦了?回家有空就清算老父,因先父是墨爾本國民黨常委(主席),老父常被我氣到激動,父子間因政見而鬧得極不愉快。後來母親規定談政治不可上飯桌,氣氛才有了改變,後來父子才和好如初。我是想在理論上了解共產黨,而不只是聽故事而已,理解後我即成了反苛政人士。

我也開始在社團幫忙了,做團體的幫手,老父及他的老友們有事要幫忙,我必定服從協助,直到在中華青年會才獨當一面而成為幹部。

先父是墨爾本華社僑領之一,先父是很傳統的中國人,念親情、顧朋友、講道義、愛國愛家,關心時事,熱心僑務,卻不算是成功的商人。共養育三男四女和繁衍多達十四位男女孫兒。率領全家做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雖非富有卻家庭融洽、幸福美滿。

二十歲前快樂的渡過無風無雨的生活,每天上學或上班、並練習拳腳學好武術而能強身健體。適逢越戰年代,澳洲要適齡青年參軍,二十歲的男丁都要加入抽籤隊伍;公文尚沒有收到,我便主動報名,先母知道後問我:是否趕著去送死?別人被抽到參軍很痛苦,我沒被抽到也極痛苦,因為不能上陣與共軍作戰。

沒有從軍便開始結交女朋友了,二十四歲時與先父及家人在墨爾本唐人街、 經營餐館業:「翡翠樓」,從此走上不歸路,是老闆也是廚師更是打雜者。接著結婚、有幸娶到淑女為賢妻,共養育了四位兒女、男女各二恰恰是兩個「好」字。如今兒女也成婚、讓我有了一位男孫兩位孫女。

我很投入「中華青年會」的會務,慶祝中華青年會成立五十周年、在會慶發行的特刊上,有專文撰寫敝人,並成為被訪問對像,當時很開心是見到我有了很多接班人啦!

總結在澳洲新鄉六十年的生涯,我雖然是讀書無成又非大富大貴的人物;在澳洲一甲子歲月可說是夫復可求!

敝人在未來歲月希望繼續推動如下項目:

1- 推廣中文繁體字的教育,並已成立「正文社」。希望有更多朋友參加,正文社不涉政治與宗教,另一主要項目是研究澳洲華人歷史。

2- 創辦中式樂器演奏的軍樂團(已覓到教師及樂器及樂譜、只欠學員,學員不分男女老幼,加入者要練習步操。)有意學習中樂演奏者,請連絡敝人,手機:0403 576 618)。

3-    組織羽毛球隊,將主辦羽毛球聯賽。有興趣組織者加入及歡迎球員們。

4- 協助友好社團的組織,尋找年輕接班人,去穩固各友好僑團,進而促成「大僑社」的運作。

感謝諸君及讀者百忙中耐心閱讀這篇自傳式的文字,敬請賜教以匡不棣。

連繫手機:0403 576 618、國外讀者 :61 403 576 618

二零二一年二月一日於墨爾本。

猜你喜歡

昨日像那東流水

你獸爺  2024-05-18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