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已經綿延了幾千年,我們中國文化從來沒有沒落,所以說我們中國是很強大的。我們中國人要強大,必須要精神上強大。」
日前,在哈爾濱地鐵上,一位大學生向乘客們如此慷慨陳詞。此事的起因是一位老阿姨談到基督教,這位年輕人看不過去,說「你選擇去信耶穌,不如去信女媧捏小人」,他尤其擔心在這人員流動很大的車廂里,那些心智尚未成熟、三觀還沒確立的孩子,聽了外國信仰之後會受影響,因而有必要宣揚一番中國文化的優越性。
不必意外,留言一邊倒地支持這一「正能量」的表態——那是自然,誰不喜歡聽人說自家好?至少,那可以帶來一種心理上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因為作為這個共同體的一份子,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僅僅這個身份本身就能讓你分享由此而來的榮光,仿佛是一份不勞而獲的遺產。
然而,如果你願意靜下來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那番話是經不起推敲的。文化是不是沒落,和「強大」有什麼關係?美國如此強大,但歐洲人一直鄙視它沒文化;古埃及早已衰亡,但不妨礙歐美人一直痴迷其文化。更何況,如果真的「從來沒有沒落」,那為什麼現在要談「偉大復興」?「復興」至少意味着曾經沒落過吧?
儘管文化的盛衰,很難用什麼指標來衡量,因而「從未沒落」這樣論斷也能含糊過去,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近代中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至少「五四」那一代,可是把批判傳統作為己任,激進者甚至將這一文化傳統視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阻礙。事實上,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在現代化過程中原有文化傳統斷裂的——儒家文化早已成了「遊魂」。
退一步說,在五千年的漫長時間裡,就算沒落過,又怎麼了?文明的興衰起落,原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全球通史》一書就曾寫道,羅馬帝國衰亡之後的一千年裡,西方文明是各大古典文明中唯一一個斷裂而非連續的,然而,正是這種斷裂開創了後來的新局面。
從江戶時代到近代,日本在與外界(尤其中國)打交道時,最慣常拿來論證自身優越性的,就是天皇的系譜從未中斷,所謂「萬世一系」。這確實讓他們得意洋洋,但我們現在看來,多少有點莫名其妙,不能理解這怎麼就能證明日本的優越性,畢竟,連綿不斷並不必然是優點,倒是從這種執念中可以見到日本社會有一種特別保守的傾向。
當然,情有可原的是,人總是有一種自發的衝動,不僅追求自我肯定,而且要將自身的優越性建構為一向如此,就像一些西方的歷史著作,也會將西方在近現代的優勢追溯到希臘羅馬時代就已奠定了基礎,尤其是科學,當然更是在古希臘城邦時代就已決定了的。凡此等等,都是歷史決定論的種種變形,否定了歷史發展曾有過的可能性。
當下我們所看到的,其背後的社會心理恐怕還沒那麼複雜,那更多的不過是一種近代以來民族自尊心慘遭打擊之後的過度補償,畢竟要承認器物上不敵堅船利炮容易,要承認文化不如人可就太難了——事實上,即便在晚清國勢最衰頹的時期,除了「開眼看世界」的極少數,大部分中國人仍堅信,洋人只是槍炮厲害,但論文化道德,那是遠遠不如我們的。
「文化自信」當然有其必要,否則很容易出現異化,變成「為了實現現代化,必須拋棄自身文化傳統」,但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各國歷史也都證明,這種異化既無必要,也不可能,更何況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
我當然能理解,「中國文化幾千年來從未沒落過」的說法讓人感覺良好,至於事實如何,很多人只怕也並不在意,因為這種宣稱原本就是一種「超歷史」(supra-history)的烏托邦信念,而意識形態本來就是要無視一部分歷史真實的,就此而言,這一論斷無從辯駁,你要麼信,要麼不信——甚至你都沒有不信的權利。
在此真正值得警覺的是:像這樣的絕對化的論斷,從根本上說是脆弱的。這就像一個人信誓旦旦地自稱完美,但正因此,任何瑕疵都可能使這一宣稱無法成立。借用武志紅《深度關係》中的看法,這其實乃是一種「全能自戀」:
這種超高自戀會導致學習障礙,因為學習意味着你要承認自己無知,要容納其他信息的湧入。[……]完美的東西不需要學習,不需要吸納。所以一旦你覺得自己完美了,就不會再開放自己了。我們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歡迎自戀的挫傷,而當自戀被撕開時,才能有光進來,於是你得到了滋養。
那位地鐵上的年輕人所流露出來的意思也正是如此:中國文化一直優越,我們自家的東西就足夠好,沒什麼必要去吸納國外的。這乍看起來是自信的,但在本質上卻是自我封閉的。
真正的自信,沒有必要非得如何論證自身的文化優越性。至少在二戰之前,美國面對歐洲一直有一種文化上的低劣感,但美國的文化界既沒有否認這一點,也不妨礙他們不斷從歐洲汲取文化養分。
所謂「文化」,原本就是在交流互動中形成的,它不應當是一種權力關係,接受者反而發揚光大的事,歷史上也比比皆是——佛教在印度早已沒落,倒是在中國開枝散葉。
在曾經的開放年代裡,社會之所以朝氣蓬勃,很大的一個原因恰是承認自身的不足:在我小時候的教科書上,經常讀到新中國「一窮二白」、諸多領域薄弱的說法,當然還有對國民素質的批判——正是意識到種種不足、欠缺,急起直追的趕超心態才順理成章。
說這些,既不是要否認這些年取得的進步,也不是說無須調整,而是期待一種更冷靜理性的「文化自信」:我們無須向歷史和傳統乞靈,完全可以面對真實問題,做出真正的文化創造。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維舟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