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卜亡國一頁書 令習近平如芒在背

卓然
2023-10-25
image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資料圖片。(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在中國,禁書不算什麼新聞,但這本書被下架卻鬧成大新聞,原因看書名就知道,此書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版了,原名是《崇禎往事──明帝國的最後圖景》,作者是明史專家陳梧桐,他已於今年五月去世,出版商大概為了促銷,將其改名再版,《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因此問世,於是就闖了大禍了!

以崇禎影射習近平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這本書的內容簡介說「從財政、黨爭、軍事、用人等角度,帶領讀者看懂崇禎皇帝如何昏招迭出,走上亡國之路。」不管原作者是否有意藉古諷今,影射習近平,但出版商肯定有意引導讀者這樣聯想,書商只在書腰上加了一句宣傳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賣點全在此一頁書,卻一下子與現實有了連結,針對性實在太明顯了,習近平如果不給點顏色,豈不是被十四億子民瞧扁了?

拿習近平和崇禎做比較,對後者也未必公平,嚴格上來說,崇禎並不是最糟糕的亡國之君,他的繼位出於偶然,自始並未被當皇儲培養,十八歲登基之後,拿下大太監魏忠賢,且有心勵精圖治,只可惜他志大才疏,而且運氣實在太壞了,他一登上皇位,拿到的就是一手爛牌,大明江山己日薄崦嵫,因逢小冰河期連年饑荒,李自成丶張獻忠相繼造反,東北女真崛起更野心勃勃,崇禎不懂軍事,卻偏偏喜歡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這給了闖匪坐大的機會,一發不可收拾。論起志大才疏和剛愎自用,崇禎只想中興大明,而習近平卻想領導世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方向,僅此就夠令人毛骨悚然了。

崇禎另一特質是高度集權,沽名釣譽,明朝已有完備的文官制度,今日之「內閣」一詞即出自明朝,首輔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崇禎卻凡事親力親為,搞得群臣集體躺平,說好聽是勤政,其實是大權獨攬專斷朝綱。習近平所面對的世界,較崇禎複雜萬端,他不但黨政軍三位一體一把抓,還身兼十幾個領導小組,一人之下都是跑腿的龍套,滿朝皆為家奴,有功則攬,有過都是諸臣誤我,出了漏子就殺人卸責,不必由什麼史學家來評比,任誰都看得出來這兩人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這哥倆還有一個共通點,性格上刻薄寡恩,又喜歡沽名釣譽,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十九個首輔,殺了兩個閣揆,十一個總督,十二個巡撫,辦了五十個內閣大學士,占了明朝兩百七十七年的三分之一。習近平反腐打貪,號稱法辦子百萬幹部,政敵非死即投獄,即使定於一尊了,常委、部長們仍然不得安生,秦剛、李尚福就是寫照。

崇禎的很多缺點,習近平都有,但他的優點,習近平卻一個都沒有。崇禎自奉檢朴,也有納諫的雅量,六次下詔罪己。而習近平掌權十一年,大搞面子工程弄得一地雞毛,敗光了江丶胡兩朝積攢的家底,卻死不認錯路走到黑。當中東戰雲密布時,他選擇站在文明的對立面,揪了一夥邪惡軸心,大肆吹噓一帶路海市蜃樓。崇禎苦撐十七年就亡國,比他更平庸邪惡的習近平,又還能折騰幾年?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全文轉自上報)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