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草案「干預」變「勾結」 民主派憂箝制港人言論自由

林靈
2020-06-18  更新: 2020-07-02
image
全國人大常委會18日開始審議港版國安法,其中一項罪行的用詞從「干預」變「勾結」,民主派人士擔憂,目的是箝制港人與國際社會的聯繫。圖為香港警察於12日在旺角驅逐示威遊行者。(圖片來源: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6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正式開始審議「港版國安法」草案。根據新華社報道,其中一項罪行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與上月在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內容不同,當時內文為「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民主派人士擔憂,特意改變用語用意可能是針對境內「叛亂份子」,目的箝制港人及機構與國際社會的聯繫。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受訪時表示,他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正式審議「港區國安法」草案不感到突然,甚至不排除草案會在3天內獲得通過。

劉兆佳說,自從人大決定推行港版國安法後,北京中央就希望以最快速度立法,否則這段空窗期「很容易被各種反對勢力興風作浪、製造不安憂慮,達到政治目標」。

對於草案內用字突然改變,劉兆佳認為,字眼更改顯示中央希望「兩面都針對」,同時打擊外國勢力及香港內部勢力合流。他表示,最終字眼如何仍有待草案內容公開,但無論是「干預」或「勾結」,中央主要目標是禁止外國勢力介入香港事務。

民主派召集人陳淑莊認為「勾結」一詞首次出現在中港兩地的法例上,仍未有具體釋義,擔心會無限擴大執法部門權力,箝制港人及機構與國際社會的各種聯繫,甚至連正常交流亦變成「勾結」。她強調,法例一旦訂立,受影響的將是全港市民,而非犯法的「一小撮人」。

公民黨議員郭榮鏗表示,《國安法》的「勾結」字眼並非屬規範的法律語言,他形容修改字眼後的後果「非常恐怖、不可能想像」。郭榮鏗質疑,法案通過後連基本的國際交流都可能變成「勾結」外國勢力,不僅荒謬且箝制港人的思想及言論自由。

對於民主派人士對「勾結」一詞表達反對與擔憂,港區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認為,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並非憑空想像,他表示本地政客到外國作一般交流,不會觸犯法律。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